“共和国第一大骗”李万铭之死


  文/思念
  在五十年代的中国,全国最大的政治诈骗犯李万铭是尽人皆知的人物。人们已从作家老舍的剧作《西望长安》和徐岳的报告文学《他从天堂地狱来》等作品中了解到,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程度的李万铭,怎样从一个国民党士兵,伪造档案,自我吹嘘,诈骗到中央窃取农林部行政处长之高位的罪行以及被判刑后艰难的改造历程。那么,李万铭的晚境和去世经过如何呢?
  与一位陕西宝鸡农妇结了婚
  李万铭的结发妻子曾是他出访苏联时的女秘书兼俄语翻译,在短短的由北京到莫斯科的航程中,李万铭把自己吹嘘成“上甘岭”战役中的幸存者而打动了女秘书的芳心。婚后,他们生有两个儿子。案发后,妻子带着两个儿子离他而去。
  话说1984年的农历腊月某日,天寒地冻,肆虐的西北风越过灵山的神庙,向八百里秦川扑来。这天,已刑满数年的李万铭在徐某的引荐下来到宝鸡的凤翔县唐村乡距西凤酒厂不足一里的某农家小院。经介绍,李万铭与刘麦香(化名)相识了。刘麦香是一位四十出头的农妇,虽说在她的表情里还隐藏着失去丈夫的哀愁,但她那结实的身板儿、黑里透红的脸庞给服刑二十多年的李万铭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一个月后,他们在乡亲们的簇拥中,依照西府风俗,红红火火地办了婚事。从此,在西安新安砖厂(刑满前改造场所)就业的李万铭,一颗浮躁的心有了归宿。
  结婚8年在家能呆一年
  第二次成家的李万铭,不忘共产党的改造和教诲之情,在做好本职工作(在新安砖厂花房)的同时,还经常被厂矿企业、监狱学校请去现身说法,宣讲共产党劳改政策的英明和伟大。同时,他也很珍惜第二次婚姻的来之不易,几乎把每年的探亲假都花在灵山脚下的农家小院里和黄土塬上。他结的是农民亲,也就明白妻子和孩子在农忙季节最需要他。虽说他年事已高,不能握镰割麦、执锄锄地,但他可以提水、送饭、在麦场上帮忙,可以往田边抱玉米秆。在八年夫妻累计一年的探亲假里,他作为一家之主,作为丈夫,作为孩子的继父,做了两件让家人和家门户族永远铭记的事:一是出资2000元,盖了四间半厦房;二是出资千元为大儿子操办了婚事。除此之外,据一位在公路边晾晒酒糟的妇女说,每年春节,李万铭给乡亲们挥毫书写对联,还对不识字的乡民讲解对联的含义。令人遗憾的是,西府村民难以听懂李万铭浓重的安康口音。
  李万铭的老妻如此说
  “老李这人没脾气。”这是她的开场白。在农村,为人妻的天不怕地不怕,只怕丈夫脾气大。她不无自豪地说,八年里他们从没争吵过,孩子虽不是老李所生,却也很喜欢继父。茶余饭后,老李仅仅在本族间走走,闲时喜欢看报纸。
  婚后第三年,即1986年,李万铭把妻子接到西安,游兴庆公园、登大雁塔、浏览西安的主要街道,使这位纯朴的西府妇女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临回西府老家时,他们在西安钟楼前合影留念,这是他们夫妻唯一的一张合影。
  刘麦香说老李这人啥都可以,但有两件事做得让她心里疙疙瘩瘩。一是李万铭隐瞒了真实年龄,据介绍人说,李万铭在1984年才四十多岁,但李万铭去世后,她才知道李已整整六十五岁。结婚八年难道能长二十多岁?另一件是李万铭去世前从妻子手里要走了1000元的存折。他去世后,发现款已取出,这千元至今下落不明。
  李万铭曾想写回忆录
  骗局未被揭穿前,虽说李冒充的是中央部级高干,但他的文化程度只是小学二年级。投入改造后,政府教他学文化、学技术,使他的文化水平提高不少。他曾经数次坐下来,抚今追昔,计划亲自撰写一部传记,真实地记录他的罪恶和新生,为社会留下珍贵的反面教材。
  1986年,笔者到他那儿闲聊时,他已写出传记的开头部分。而在最近这次采访中,谈及李万铭的回忆录时,他的小儿子匆忙翻箱倒柜,找寻父亲写的东西,却未能找到片纸只字。
  据刘麦香说,在1990年前后,李万铭每次从西安回家,都要求给他空出一间房子,说西安太吵,找他的人太多,他要写东西。房子空出了,单人床和写字台也已摆好,未见他的传记写出,他就……
  李万铭去世前后
  1991年初的一天,李万铭正在西府探亲,忽然对妻子说他胃痛。妻子让他去县城医院诊断,但李万铭执意要回西安住院治疗。一个月后,李万铭病情好转,妻子回西府操办女儿婚事,丈夫由大儿子看护。谁知,4月24日,李万铭永远闭上了他那双感受过“天堂”之美、也目睹过“地狱”之灾的眼睛,临终时,李万铭请求把尸体献给国家用于解剖研究之用。
  李万铭的尸体最终未供解剖用,火化后,骨灰由大儿子抱回宝鸡凤翔,按地方风俗,掘墓安埋于深厚的黄土之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