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4月17日 星期一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教您一招巧避银行收费  
 



    几年前,银行该不该收费,还是一个大众话题。如今,已成为生活的常态。虽然收费不多,但对习惯精打细算的上海人,多少还真是个问题。

    银行最初的收费项目是ATM机跨行取款,每次2元。由于家附近没有发卡行的网点,笔者一家三口月均被收10元左右。后来,笔者发现,父母每月从工资卡取款,主要是用于支付水、电、气等费用,而自己平时购物较多,现金主要用于信用卡还款。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跑了一次银行,开通了借记卡的公用事业费自动缴费功能,还做了信用卡自动还款的关联交易,这样就不必把现金搬来搬去,ATM跨行取款费也省了。银行第二波收费是针对借记卡的。这次,笔者早做准备,把家里的账户清理一遍,长期不用的借记卡注销。即使如此,仍有五张卡留下。其中三张是一家三口的工资卡,这本不在银行的收费之列,并且按揭、代缴费等都用这些卡,也符合银行的免收条件;另外两张,一张是为了方便朋友办理转账,还有一张是收藏的生肖卡,按理说须交年费。笔者研究了借记卡收费的规则,发现有“空子”可钻。如中行的借记卡账户,购买理财产品则不收费。因此,购买“春夏秋冬”外汇理财产品时,选用那张生肖借记卡,不就免费吗。

    去年底,多家银行先后宣布小额账户收费。经过上一回借记卡收费的账户清理,这次已“无款可收”了。但对这一成绩,笔者仍不满意。笔者还要想办法将信用卡的年费都省掉。说来容易,做来不易。因为,笔者常常用信用卡消费,各家银行有许多优惠奖励,无论是积分免年费,还是领礼品,都能把本赚回来。可是父母一年偶尔刷卡,又不太懂积分换礼,怎样才能省他们的年费?偶然的情况下,笔者为他们觅到了一张不收年费的信用卡———公务卡。父亲在政府机关工作,母亲是大学教师,符合公务卡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申请身份。而所有公务卡均不收取年费,但预借现金、循环信用、网上购物、免息分期付款等一个也不少,父亲最近持公务卡还享受了机场贵宾接送服务,觉得很方便。 (李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