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02日 星期五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抗战期间地下党专用的机密邮票  
 


    1941年,共产党在江苏省中部建立了苏中抗日根据地。作为华中地区最重要的敌后根据地之一,苏中区还特别建立起了一条秘密邮线,专门负责地下党员之间的接头、党政要员的转移和党政军信件的邮递。

    当时,军人写信回家,家里人如果回信,只需交给邮递员顺路带回就行,不用支付任何费用。部队驻扎地周围的老百姓们知道了这事都很羡慕,也盼着能和亲人通信,于是就纷纷要求邮递员帮自己带信。苏中区党委书记粟裕觉得这不失为一种加深军民情谊的好办法,于是就同意将免费邮递服务扩大到整个根据地。据统计,到1942年老百姓的私人信件已经占到全部信件的2/3以上。

    而于此同时,日伪军在一年之内连续3次对苏中区进行疯狂扫荡,这使得交通员在信件邮递的过程中充满了艰辛,甚至要冒生命危险。原本免费邮寄的便民措施此时却成了邮工的一大负担。同时,由于担心军方信件和私人平信混在一起,若稍有疏漏就会耽误大事,于是粟裕只好再次下令:“为了做到今后交通工作秘密隐蔽、简单迅速,杜绝大量私人信件之负担……决定采用邮票制。”

    很快,苏中区的首套邮票出笼了,其中有一种印有“机”字的火炬图邮票,就是专供邮递秘密文件时使用的。而1945年,苏中区又在此“机邮”的基础上发行了一枚印有“内用机邮”四个字的高机密邮票。关于它,邮史上还流传着一个小故事。

    1945年,粟裕等人相继被调离苏中区,陈丕显接任党委书记,管文蔚任军区司令。5月的一天,一位在重庆工作的地下党将一份极为秘密的文件交到陈丕显手中,希望他能尽快将其送达延安。当即,陈丕显便将一枚“内用机邮”邮票贴到了这封密件上,并让管文蔚亲自委派人员传送出去。

    很快,这封来自重庆地下党的密件就被送到了在延安枣园的毛泽东手中。可至于里面到底写了些什么,却已无从考证了。此后不久,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报告,并亲赴重庆与国民党会谈。据说,这一系列重大决策都受益于当时得力的情报工作,不知其中是不是也有这封密信的一份功劳呢?

    但不管怎么说,“机邮”与“内用机邮”的发明都算是苏中区对全国邮政事业所作出的一大贡献,更是开世界邮史之先河,堪称抗战时期邮票和解放区邮票中的经典珍品。

    (摘自《集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