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自我按摩保健法



  1、叩击牙齿
  (1)每日早晚,心神宁静,口轻闭,先叩击臼齿36次,次叩门牙36次,再错动牙齿叩犬齿36次,动作由慢渐快,由轻到重,以牙齿麻胀,口中有津则可。此法能兴奋牙体和牙周组织的神经、血管和细胞,促进牙体和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其抗病能力。
  (2)身正体松,闭口,上下牙齿紧贴不抬,用力咬牙,可一侧用力亦可双侧同时用力,以腮部酸胀,津液增多为度。此法适用于已患牙病而不宜用力叩齿者。
  2、按摩牙龈
  (1)坐位,用一手张开的虎口按压在上唇,相当于上齿龈处,作上下移动约10次,然后移向下唇,如法操作。另外用大拇指和食指的指面贴附在牙龈上,做前后方向横向颤动按揉,同时做竖向移动。此法可促进牙龈的血液循环,改善牙龈营养状况,增强其抗病能力。
  (2)含半口水于嘴内,做漱口动作反复数10次,尽量用力,以借水的冲击力洗刷食物残渣,清洁口腔,同时,水的冲击力也能对牙龈起到一种按摩作用。
  3、穴位按摩
  (1)用拇指揉按面部及下颌部的下关(颧弓下缘下颌骨髁状突之前方,切迹之间凹陷中),颊车(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地仓(目正视,瞳孔直下口角水平线上)等穴,各半分钟,再拿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数下,早晚各1次。按中医经络理论,以上四穴分属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二经在走行上分别入于上下齿,因此通过对其上穴位的按摩,可以调其气血,强其功能,对牙齿的保健有重要意义。
  (2)将双手掌放于腰部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上下左右按摩50~100次。中医认为,肾主骨,而齿为骨之余,牙齿也由肾中精气所充养,因此牙齿的生长与脱落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通过按摩肾俞穴,可以强肾、补肾,肾中精气充沛,则牙齿自然坚固。
  (闫智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