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市场,百姓为何持币观望


  据权威部门预测,2000—2005这5年内中国的轿车需求将保持20—25%的年增长,其中私家车将保持33%的发展水平,成为拉动轿车市场高速增长的火车头,轿车需求占汽车总需求量的比例将从2000年的22%上升到2005年的60%。按照这份预测的走势,今年的轿车市场应该呈高速运行态势。然而,事实上却恰恰相反,轿车市场仍然未能摆脱低速运行的轨迹。预计今年上半年轿车厂家销售轿车25.94万辆,比去年同期仅增长3.52%。如果同往年的增速比较,今年上半年涨幅低于98年6.58%、97年21.06%、96年27.77%、95年13.11%。
  入关宣传太火热
  对中国入关,百姓没有太系统的了解,但有一个大略的概念,他们认为入关后,一些商品的价格将大幅下调。在这些商品中,大家又都清楚,汽车的价格是与入关的步伐息息相关的,一旦中国入了关,汽车将大幅降价。因此,许多百姓认为既然入关后,能买到既便宜又实惠的轿车,干嘛不等一等呢?尽管在等待入关中,有关部门就入关的一些误解作了纠正,认为中国入关后,一些商品不可能一下子就出现大幅下调。至于这一点,百姓也有他们的想法,汽车工业是受保护的工业,轿车价格也不可能一下调到位,但一旦入关了,总有些下调,价格总要比入关前的价格要便宜些。已经等了这么久,为何不再等一等呢?
  公路收费喊改革
  百姓购私家车,在首期投入之外,更多的则是买后的开支,在这些开支中,各种公路收费是一项重大开支。当前,经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的汽车收费项目共有4项,经省以下人民政府批准的有4类,但实际上全国各种形式的公路收费达到200多项,总额达1100多亿元。
  1998年10月27日,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公路法修正草案,把“燃油附加费”改为“燃油税”。人大代表对“费”改“税”的方向完全赞成,但对具体方案却颇多争议。据悉,有关部门已根据人大代表的建议与意见,对征收燃油税的具体方案进行修改与完善,方案通过只是迟早的事。
  目前,收费项目多,哪怕私家轿车不上路,养路费照收不误,极不合理,也极不利于私家车主。而公路收费制度的改革,过不了多久就会出台,于是一些百姓认为现在买不如干脆等到公路收费改革推行以后再买,免得花冤枉钱。
  购车政策正调整
  日前,中国国内贸易局副局长丁俊发认为,中国经济已由短缺走向了相对过剩,但短缺时代制定的许多限制消费或惩罚多消费、高消费的政策和措施,至今却仍在沿用,这对老百姓的消费热情,无异于当头一棒。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曾经报道了温州私家轿车尴尬的处境,买一台几万元的车,要交的费、税与车价相等了。对于这一点,政府已经有所察觉并开始在购车政策上,出现大面积调整的态势。这种政策调整,在一些潜在购车户看来,目前只是刚刚开始,还未到位,相信政府为了扩大内需,政策调整步伐定会加快。既然这样,与其现在买,不如等一等,等到政策调整基本到位,再买不迟。
  经济轿车呼欲出
  在今年上海车展上,我国自己设计的一种新概念车—麒麟,它的车身短小、内部空间大、操纵灵活,既可载人也可载货,底盘也高,适应我国城乡公路。麒麟的出现,引来众多媒体的报道,也引起了百姓的关注。对中国百姓的购车期望,中国汽车界是十分清楚的。因此,在今年的上海、北京的车展上,都是以环保和经济为主题。一汽、武汉神龙、天津夏利、重庆长安、上海大众等汽车厂家,都承诺将在未来几年推出更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型轿车。此外,国外企业也开始瞄准了国内经济型轿车市场,德国大众推出了世界上首次批量生产的百公里油耗低于三升的柴油轿车“三升路波车”;雪铁龙展示了新近开发的贝凌格“大容量娱乐”型车;雷诺向北京市场推出了“风景”旅行轿车。这种预期出现的车,使百姓也产生一种等的心态,与其现在买,不如等一、二年再买,到时,一大批既经济实惠,又性能先进,且外观漂亮的车就会出来。
  租车愈来愈称心
  从消费的观念上来看,买车不如租车,但从消费心理来看,拥有一辆私家车,仍是许多人的追求,有的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有的是为了自己体验驾车的感觉、有的则是图它的方便。但近年出现的两大市场变化,已经相当大地影响了许多想购车者的热情。一是轿车租赁业务的广泛开展,只要你支付一定的费用,你就可以开走自己喜爱的轿车,租赁期满后,再还回来,既经济又实惠。二是城市的出租车费用在全国物价回落的大趋势下,已经开始大面积、大幅度下调,从北京等大城市,到一些中小城市,出租汽车价格都有所下降,人们出行已经很经济也很方便。这两个市场的变化,让一些想购车者,更坚信了买不如租的思想,这从一定程度也影响了购车者的购车热情。
  贷款购车顾虑多
  贷款购车难以广泛推行,这里除了贷款的手续较为繁杂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许多人对贷款购车信心不足。他们的第一个顾虑是,对自己的预期收入稳定性缺乏安全感,这一心态已是目前大多数中国人的一个心病,这一心病使中国近年来的市场消费一直不旺。而汽车又是一项特殊消费品,它一面要吞下大笔的支出,一面自身的价值在下降,不能保值,更不能升值,到时一旦自己收入不稳,会背上一个大包袱。二是汽车是一种特殊商品,它在使用中,有着相当大的风险性,难免不发生安全事故,而中国现行的车辆保险,理赔很麻烦,到时吃大亏的是车主,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作后盾,遇急事则立马会陷入艰难处境。
  (林新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