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多发在夜间


  8月17日凌晨3时许,土耳其发生的里氏7.4级地震,迄今已造成17997人死亡,42442受伤。
  回想1995年,日本神户发生的里氏7.2级大地震时间依然是在凌晨的5时46分。
  1993年9月30日,印度西南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发生的6.4级地震,发生在凌晨3时56分。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地区发生7.8级大地震,发生在凌晨3时42分。被称为本世纪十大地震之一的1906年4月12日的美国旧金山8.3级大地震,发生在凌晨5时12分。
  我国的地质学家统计得出,仅1985年国内就发生过25次5级以上的地震。其中有20次发生在日落后的19时到次日早晨6时之间,占总数的80%。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地震多发生在夜间呢?
  因为,在宇宙中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无时不在,其最明显的表现是海洋潮汐。潮起潮落,大潮小潮,都与月亮的运行位置有关。而实际上地壳也在产生“潮汐”。但由于地壳是坚实的固体,它受月球引力变化而产生的起伏不易被人们发觉。当科学家用精密仪器对大地进行测量时发现,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其起伏振幅在0.5米左右。而月球引力对地球的影响夜间比日间要大得多。地震虽然是地球内部运动的反映,但有时当它蓄势待发时,月球的引力所产生的固体潮汐便起到了导火线的作用,使积蓄已久的地震能量一下子迸发出来。
  农历初一、十五的夜间月球的引力通常达到了较大值或最大值,所以也是大地震的多发期。日本神户地震发生在农历十七,1993年的印度大地震正是发生在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我国的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农历七月初二……这一切决非巧合,而是表明了事物的内在联系。
  (陈昌喜荐自《山西家庭报》陈夏法/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