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遇“斋僧”


  □文义文
  早就听说老挝有一种古老的习俗———“斋僧”,但一直无缘目睹。 前不久赴万象旅游,终于领略了一幕“斋僧”场面。
  这天早晨,我随翻译上街走马观花,当行至一十字路口时,见对 面一座寺庙的大门正徐徐拉开,一会儿,里面走出十多位僧侣。个个 身着杏黄色的袈裟赤着脚,每人斜挎一只饭钵。他们神情肃穆,列队 走出寺庙门槛,沿着马路边慢慢走去。翻译拉了拉我的衣襟,示意紧 随其后。于是,我俩便和僧侣适当保持着距离,迈着小步向前走着。 没走多远,就到了“斋僧”的地方。只见一条不大宽敞的马路右边赤 脚站着怀抱各种各样餐具的妇女和小孩,他们的眼睛齐刷刷地注视着 僧侣走来的方向。当僧侣快走近他们的时候,这些人便不约而同地整 理着各自的衣裙,旋即毕恭毕敬地跪在地上,双手紧抱餐具,鸦雀无 声地等着这队僧侣依次从自己面前走过。片刻,僧侣经过这些人群, 只见每一个妇女、儿童纷纷从各自的餐具里拿出食物:什么饭粑、米 饼、糕团、熟菇、豆干等,一个劲地放进每位僧侣的饭钵里。而每位 僧侣则在每个“敬斋者”的面前驻足片刻,双手合什,两眼微闭,口 中念念有词,以示感谢。不一会,每位僧侣便带着满钵食物回庙用斋 。“敬斋者”待僧侣队伍消失在马路尽头后,便站立起来,脸上露出 满意的笑容。翻译告诉我:这些虔诚的人都认为此举会给自己带来一 日的安宁。而这些僧侣每天到处云游,靠“敬斋者”源源不断地捐献 和施舍,不愁没餐缺食。老挝约有90%的人信奉佛教,在万象等一些 城市里,那些金碧辉煌的建筑多数是寺庙。对于佛教徒来说,“斋僧 ”成了他们积德、赎罪和表示虔诚的最好机会,也成了他们日常生活 的一种精神寄托。“斋僧”排场有大有小,社区、机关、团体等筹办 齐全各类斋食,选择吉日,送到寺庙去“斋僧”,属大排场;信徒家 有婚丧嫁娶之类的事,请僧侣来家里诵经、祈福款待等,属中等排场 ;而最常见的则是刚才顶礼膜拜的“斋僧”。
  我目睹了这幕“斋僧”,环顾四面的街景,商店不是那么多,来 往的汽车比较稀少,人们行路的步履不紧不慢,空气似乎掺混着丝丝 缕缕的烛烟香味……给我的印象是几分古老、几分肃然、几分凝重。 这也许是这个内陆国家悠久的文化精神的某种体现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