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世纪,怎样谈恋爱


  未来世纪———恋爱的比结婚的多。这样一说,你也许要掩口而笑, 但是想想这个世纪初,我们的爷爷奶奶们,不正生活在一个“结婚的 比恋爱的多”的年代吗?
  下个世纪人们的选择趋于多样,于是有人开始质疑:“人为什么 非结婚不可?”
  潇洒单身族在增加。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我国独身人口呈上升 趋势,特别是28—49岁有所增加。某市一电台节目,邀请听众预测未 来的婚姻,一教授说:”我预测未来,每人至少结婚两次。”而一个 大学生则说:“我们可能一次婚都不结。”应该说,婚,多数人还是 要结的,因为还看不到婚姻制度没落消亡的迹象。家,依然是我们在 一个充满流动、竞争的社会中不会舍弃的方舟。单身族们的潇洒,大 多属阶段性行为———结婚的年龄会继续后移。30岁不算迟,35岁还 要说:再等等看吧!为了生儿育女而结婚的观念进一步看淡,又着什 么急呢?但是恋爱的次数比结婚的多,那是一定的了。因而,恋爱的 价值将越来越为人们所珍视。
  下个世纪是多媒体时代,越是进入高科技发展,人们越是需要一 种细微、深刻、持续又热烈的情感体验来加以平衡。爱情将是人须臾 不可缺少的精神必需品,越来越难以替代,对一些人来说,其美妙意 蕴已超过婚姻本身。一个在南京的外国留学生说他不敢和中国女孩交 朋友,一交她就要嫁给他。我觉得这纯属是一种文化“误读”——— 对彼此的文化差异的不甚了解。当下咱们中国人恋爱还是注重目的倾 向———恋爱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那就是为了男婚女嫁。老外们通 常看重过程,恋爱着折腾来折腾去,就是还没想到结婚。这在当今的 中国青年中,重过程胜过于重结果的倾向也渐成强势。大学校园之恋 “成功率”不到2%———到毕业前夕就各奔东西了,但这不妨碍他们 风花雪月,尽享青春的醇醪。因为重要的不是“成功”与否,而是要 一份激情的体验,在恋爱中“体会成长和冲突”。
  至于恋爱的方式,也将呈现一种“过程化”趋势。今后的年轻人 一提写情书就觉得麻烦,不如电话里卿卿我我来得痛快,若再送个BP 机给恋人,一天呼上几回,就像牧人把小羊圈定在爱情草场上。但眼 瞅着电话、BP机也老土了,电子信箱又后来居上。也有人担心,如果 网上复制情书易如反掌,会不会有人只换换抬头就全球求爱,“滥爱 ”成灾?还有人担心,电子信箱若成恋爱工具,未来的人会不会失去 面对面交往的能力?不过,爱情骗子和爱情傻瓜总是少数,人类于情 爱方面只会越来越个性化———“这一个”与“那一个”绝无雷同之 处,爱情想“克隆”也难。说到技术发展会有多少“新媒体”出现, 不敢妄言,但是人类的情感表达再有多媒体相助,也不能没有面对面 的遭遇激情,你可以为恋人点歌,制成MTV上卫星,网上谈情说爱,但 最美丽的意境依然还在执手之际,相凝视的目光之间。
  下个世纪的中国青年是幸运的,他们有能力也有机会让他们来发 展这种“过程”的丰富性。
  (安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