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用计算机对多家传媒年末记录的JT邮票、编年邮票及小本票、小型张的市场交易价作分析后表明:与1998年末的市场交易价相比,这些邮票、小本票、小型张的整体平均跌幅仅为8.18%,远低于1998年深达23.43%的平均跌幅。按年末结帐的惯例来看,中国邮市从八十年代中期有潮起潮落以来,1998年的跌幅是年跌幅最深的一年,而1999年的跌幅带有跌势趋缓、转向横盘的意味。尽管关注邮市的人大多早已黄鹤远去,但从投资获利的角度来看,应该承认,1999年里投资邮票并且还继续持邮的,总的来说,与1998年相似,大约都是输家了。
首先,输得最惨的依然是继续看好小本票的投资人。总量偏小、易被控盘的小本票,尽管在1996年疯狂涨升258.89%并继续于1997年冲锋陷阵大涨166.37%,但在市道偏弱的1998年里失去了再续升势的豪气,大跌40%害苦了还指望其风光无限的接下最后一棒的勇士们,而1999年里小本票又继续大跌31.58%。几年后再遇行情时小本票还能再现辉煌吗?答案也许该是肯定的。
其次,近乎贵族身价的小型张的下跌尽管有节制、有区别,但也让投资人站在了输家的行列。让邮人多少有些安慰的是,1999年里的小型张走势出现了分化:JT小型张在1996年和1997年大涨并于1998年弱市中跌去23.21%后,1999年里仅跌去4.23%,似还能让人忍受;编年小型张涨得少,但跌起来却颇有钝刀子割肉的滋味,1998里跌去14.77%,1999年里又跌去14.6%,让人感觉心理难以平衡。在邮市,小型张是最能让邮人成为赢家的品种了,选准小型张里的合适品种并在合适价位买入,在未来的行情里成为跑赢大势的羸家也许是最能有保证的。
第三,投资于T邮票的颇有来去匆匆白忙一场的滋味。T邮票在1997年末的22.74%年涨幅被1998年的20.43%年跌幅全部抹去,1999年又跌去9.61%,让1998年和1999年里入市的成了输家的投资人,只能寄希望于T邮票在邮人心目中已确立的良好形象,指望在今后行情再起时成为赢家了。
最让邮人感慨的莫过于J邮票和编年邮票(1992—1997)的市场表现了。行情起时,这些邮票如乌龟般的落在后面,让投资人干着急;行情退潮时,其回落的幅度甚至还要超过其他邮票,尤其是编年邮票,竟然在1998年大跌22%的基础上又在1999年大跌30%,似乎正应对了“弱者恒弱”的市场选择共识。投资于这些邮票而成为输家甚至输得惨烈,是最难、最后获得解套及获利机会的一族。指望有谁来重塑J邮票和编年邮票整体的市场形象,则多半是要落空的。
(韦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