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提议,捐钱挑班主任
上海金山区张堰镇第二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张堰二中)1999年入学的476名学生中,有146名学生家长共交了16万余元挑选班主任,在当地惹起一场风波。
张堰二中是张堰镇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在金山区23所初级中学中,张堰二中的教育规模和教育质量都名列前茅,以致其他乡镇的不少学生也都慕名而来。但进了张堰二中的学生,又想办法去理想的班主任的班。
每年新生入学后,写条子走关系择班弄得校长招架不住。何副校长说,去年,学校在一些家长的提议下,试行捐款挑班主任,将“走后门”公开在桌面上。原则是在家长自愿捐款的前提下,可按家长或孩子的意愿挑选理想的班主任。校方认为这样一来,既可解决学校的办学经费,同时将教师在全体家长面前亮相,由家长挑选,可以大大激励学校教师的竞争机制,可谓一举多得。
张堰二中去年招收10个班,在配备的班主任中,有7位教师分别任语、数、外主课教学,其他3位教副课。去年7月17日,学校将10位初一年级班主任的简历公布于众。结果有146名学生家长捐款,3位家长交了2000元,其他捐款数额不等,最少的1000元,捐款总数为166070元。10位班主任中,学生家长们最推崇的是(1)班的班主任、一位35岁的英语女教师。她的英语教学在当地很有声望,每次考试,她教的班级的成绩总是最好的。由于她年轻有活力、带班极有方,她班的总成绩也总是领先于全年级。
排列第二的是位45岁的政治女教师,她在管理学生方面颇有一套。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在她的教育下,总能“改邪归正”。因此不教主课的班主任仍然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
学校按捐款从高到低排队挑选的原则,结果是捐款1000元以上的100名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如愿去了(1)、(2)班,剩余的同学分别选择了“语文班”和“数学班”,即班主任为语文或数学任课教师的(9)、(10)班。
捐钱的并非都是富户
张堰镇离上海市区50多公里,毗邻上海石化总厂,但却没有借助于地理优势,发展一些相关的乡镇企业。因此,张堰镇的经济很不景气,一年的财政收入仅1600多万元。按说,镇政府对教育已经很重视了,每年用于本镇的教育开支达50%,但按幼教、小教、初教、成教平摊下来,张堰二中也仅得到个“人头费”。
在张堰镇,大多数职工月收入仅四五百元,农民的收入就更低了。但是,在今年入学的476名学生中,仍有146名近1/3的学生家长捐款挑选班主任。其中,大多数家长的捐款数相当于自己两三个月的工资额,有的甚至借了钱来捐款,在他们的眼里,孩子能挑一个好班主任,比什么都重要。
上级责令退捐款
多数家长不同意
既是自愿捐款,又按意愿选择了自己的班主任,本该相安无事。学校随即将家长们的捐款16余万元,全部用于学校的设备添置和大楼的外墙改观。其中,购置一台一体印刷机用了3万元;装修电化教室10.5万元;剩下的3万多元装饰了教学大楼的外墙。
可事情却未按学校的意愿发展。个别家长开始向上举报,金山区教育局闻讯后,随即干涉张堰二中收取“择班费”一事,认为以此名目收取赞助费是一种违规行为,应立即停止。张堰二中也没有含糊,8月10日即电话通知捐款家长,第二天来校参加有关会议。8月11日上午,有47位家长到会,校领导向家长们通报了有关情况,请家长们凭捐款发票,于8月11日、12日两天到校办理退款手续,并向家长们许诺,保证对学生一视同仁。尽管如此,响应者却寥寥。
一边是冷淡的反应,一边却是再三举报。金山区教育局在接到学校书面汇报的同时,也同时接到了上海市教委转来的有关此事的举报信。于是,再一次催促和查处张堰二中。10月23日,校方再次通知家长到校开会,办理“择班费”的退款。
但在家长会上,多数家长的意见还是不同意退款。他们说,他们是自愿捐款。捐款既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又使他们的孩子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到了合适的班级,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要制止?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意见,捐不了款的学生怎么办?
学校举债退捐款
何副校长说,现在已向邻校的张堰中学借了16万元,一分不少全部退还了家长。目前,学校以稳定为主,4个班的学生依然按原来的编排上课。从现在的情况来看,(1)、(2)班的情况不错,在前不久的期中考试中,(1)班的平均成绩高出其他班6分之多。何说,当初捐款择班是采纳了部分家长的意见,今后怎么办?仍要听听家长的意见,主要是那些没有捐款的家长。当初,他们没有挑选的权利,如今,那些捐的款已退了,大家的权益均等了。如果他们对自己孩子所在的班级不满意,执意要重新分班,学校可能会考虑,但至少目前不会动。
(李贞刚 摘自《新闻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