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会相信:素食、肉食者的性格迥异?非洲马赛族人,粗暴好斗,是因为他们以肉类、猪血和脂肪为主食;但温和友善的吉克犹族人则是以蔬菜为主。科学家通过研究证明,素食中的汁液、叶素与纤维,可降低血压,舒解心情,脾气相对温顺。而长期过多食肉,肉食分解后的毒素积存相对较多,会使人暴躁不安,须通过运动借以释放,很容易滋事。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发现,素食者的血压的确比背景相同的肉食者低得多。
历史上,莎士比亚、牛顿、萧伯纳、孙中山和爱因斯坦等仁人智士都支持食素。因为,素食给人带来一种朴素、安全、纯净、韧性的人生态度。诺贝尔奖获得者卡里尔博士从医学角度分析认为,人类血液越清,衰老得越慢,而且工作时也不容易疲倦。他说,肉类本身不但在体内消化时产生废物,而且肉本身也残留动物未排净的废物,需要靠肝脏、肾脏倍力工作。
多食肉折寿,其危害不亚于抽烟、纵酒。世界健康统计资料显示,肉类消耗得多的国家,心脏病、癌症的发病率要高于素食为主的国家。爱斯基摩人、吉尔斯人以肉类为主,平均年龄40岁以下;巴基斯坦的杭瑞、墨西哥的欧托米是非肉食民族,但是他们却享有健康、长寿,平均寿命超过110岁。我国有名的长寿地区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区,那里的农民以玉米、红薯、大米、豆类等为主食,蔬菜则以青菜、南瓜、红苕叶、瓜苗等为主,也很少吃荤食。
人们过去对素食并不感兴趣,认为那是信神拜佛或宗教的热心参与者的事。今日都市,以素食为主的成年人越来越多了,他们更多是为了健康、美容等原因才弃肉从素的。经过实践,食素确能缓解和防治一些疾病。为美容而吃素的人则认为,素食不会产生多余的热量,可减肥;而且像核桃、芝麻之类的植物果实,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令皮肤滋润,头发乌亮。
过去餐饮里的素食,多局限于面筋和豆类制品做成的象形菜,如素肉、素鸡、素鸭、素鱼等,单调得令许多人不愿问津。而现在的素菜多采用蔬菜、菌类和菇类,且味道比较香浓,符合大众品味,使素食更为可口。
(傅秀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