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外国语学校举行“外语教学专家指导会”,教育部高校专业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院长张建华教授向社会呼吁:家长、学生选择英、俄语语种比例严重失衡,不利于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
张教授介绍了我国俄、英语教育状况:全国有重庆外语学校等十多所中学开设俄语语种,每年只能向高校输送70名毕业生。社会的俄语人才需求逐年上升,北京地区每年在50人左右,结果是供不应求。
形成俄语不良发展的原因在哪?张教授分析说,俄罗斯近年来的经济状况导致其国际影响远不如70年代,即语言对象国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家长重视程度产生消极影响;相当数量家长和学生对中俄关系及国际格局缺乏全面了解;近年来的“英语热”对俄语学习的冲击,不少家长和学生对某一种语言功能认识片面,即涉猎几门外语不如学精一门外语。
张教授解释说,中国与俄罗斯已确立“面向21世纪战略伙伴合作关系”,因为21世纪的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仍举足轻重,中俄关系决定了对俄语人才的需求量只会逐年上升。同时,联合国人才预测中心要求,21世纪的中学生要学会3门外语。所以,中国中学生应在学好英语的基础上,学好另外两门语言,绝不能偏废,这样才能从语言上具备成为复合型人才的条件,也是为国家发展提供有力智力支撑的重要条件。
(李云贵/摘自《湖北广播电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