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女大学生为何不乐意做女性


  著名青年问题研究专家、南师大经济法政学院副院长钱焕琦教授最近主持了一项关于女大学生性别的“假设调查”,结果惊讶地发现,在校女大学生和在职女大学毕业生中,只有64%和53%肯定并悦纳自己的女性性别,而宁愿放弃女性性别、选择男性性别的却分别占了36%和47%。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钱教授分析认为,现代女性的成才意识普遍增强,但由于女大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她们承担了过多的来自性别方面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会出现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拒绝自己的性别而羡慕男性的结果。首先,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对自身作为女性的生理特征看得比较片面,比如性格较男性柔弱、胆子较男性小、以后面临着结婚生子的责任等,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她们的心理劣势,于是便认为做女性很“麻烦”或“不好”。其次,女大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普遍较差,她们比较在意外界的议论与评价,较易被他人意见所左右,其情绪容易波动,常受一点小事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很想有所成就的女大学生便会大受打击,而最终对自己的女性性别产生怀疑态度。其三,社会不良观念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女大学生对自己性别的信心。目前在女大学生中就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之说,一些女大学生担心的不是自己学业、能力不如男生,而是害怕被人认为“没有女人味”。据调查,有63%的女大学生“因为自己是女性而在有些事上约束自己”,34.8%的女大学生“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与议论,特别是来自男大学生的评价。
  (陈梅 摘自《扬子晚报》 徐翎 袁建阳/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