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首次面对消费乏力这一奇特现象时,节俭这一传统是美德抑或是存在不足?
在日前召开的广州维护消费者权益与经济增长研讨会上,专家学者指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十字路口。
青岛市社科院的赵明辉认为,我国居民目前尚受传统的“节俭”、“量入为出”等消费观念的影响,银行存款都舍不得拿出来消费,又怎会向银行去借钱消费呢?这就造成了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错位,不仅滞缓了潜在消费需求的释放,而且造成一定时期生产能力的过剩。
湖南师大的刘乐山也认为,要引导国民打破攒一辈子却清贫一生的生活方式,鼓励国民有钱要消费,没钱透支明天也要消费。
武汉市消协的甘祥海等人认为,阻碍消费增长的因素很多,有政策因素、知识因素、环境因素和相当重要的收入因素,观念因素只是其中之一。
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节俭不是罪过,提高国民收入才是启动国民消费需求的根本对策。要大力开展国民消费教育,倡导合理、适当的消费观念,这关系到引导国民以怎样的方式生活、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如何选择。
(刘谊人 摘自《黑龙江晨报》 郑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