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刘晓庆早已家喻户晓,她的一举一动,往往都成为传媒的炒作内容。而30年前她初参军时又是何等模样呢?笔者近日在京探访了她的军人生活经历。
1969年7月,刘晓庆从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到四川达县的一个农场劳动。三个月后,她又调到襄渝铁路工地宣汉县民工团的宣传队里,唱革命样板戏。
突然有一天,一位穿军装的人,频繁出入民工团团部,几次欲与刘晓庆交流,都是话到嘴边又吞回去。大约过了三天,这位军人拿出一份征兵登记表,问刘晓庆:“你愿不愿当兵?”刘晓庆扎着羊角辫,踮起脚后跟,伸手拿过那张表格,一个劲地朝那人点头:“愿意!当然愿意!”那是政治挂帅的特殊时期,多少人朝思暮想能穿上军装,佩带上红领章、五角星,何况刘晓庆这样一个毫无背景的普通女孩。
军人冲刘晓庆笑笑,但笑得很勉强:“可惜你们民工团不放!”“我去找他们!”刘晓庆转身就走。
那军人拉过她:“人家留你也是喜欢你,千万不要把事情搞坏了,只要你有这个态度,我再去争取。”一天、两天、三天……军人的争取无效,刘晓庆更是吃不好,睡不香。她绞尽脑汁地想主意:不管怎样,我一定要当兵!
达县军分区那天首长们正在开会,会议室里,烟雾缭绕。突然闯进来一位小姑娘,提着的化肥袋子里鼓鼓的,第一句话便是:“首长,我是来报名参军的!”会场上所有目光都打量着这位小姑娘,尽管当时刘晓庆的装束很朴素,但她的脸蛋、身材等外在条件,给人的第一感觉,用漂亮来形容是不过分的。没等会场上的人发话,刘晓庆将音乐学院附中学的本事全拿出来了。先唱,再跳,还边唱边跳,在场的领导都被震住了。
这时,刘晓庆说:“首长,让我当兵吧!”后面还“以上几条保证做到,不放空炮”地表了一番决心。那年月,当兵说难,其实还算简单。刘晓庆就这么定下了,当天她就成为达县军分区的一员新兵。
当兵第二天,正赶上分区组织部队野营拉练,徒步行军后刘晓庆分配到了电影队。机关兵少事杂,有时要放广播,有时要管图书,有时要做宣传科的勤杂事。说起来刘晓庆是一个不懒的兵,但在她身上最突出的毛病是纪律这根弦绷得不太紧,队长说她是两头冒尖:成绩突出,缺点突出。她的本事就不在这儿费笔墨了,我把她闹的几桩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写出:
有一回放广播,刘晓庆睡得迷迷糊糊的,突然被闹钟铃声惊醒,她迅速下床,揉揉眼睛就操作起扩音器,起床号声放响了,结果一看表才五点,害得全分区的干部战士都提前了一个小时起床。当自己发现不妙时才觉得是做了个梦,刘晓庆知道犯事了,立马伏在桌上写起检查,吃早饭时便主动把检查贴到了饭堂门口。
没过多久,军分区开展革命纪律宣传月活动,其中一条是:革命军人要带头遵守交通规则。动员后的第二天,刘晓庆骑自行车带上妹妹,毫不在乎地越过民兵纠察队的眼前,结果人被抓住,自行车也被扣了30天。
又有一回,宣传队里集体包饺子,刘晓庆把队长用的脚气粉当成味精撒进了肉馅里,心里正想着给大伙做了一件好事,突然有人发觉不像,刘晓庆放在嘴里一尝,方知坏了,拿到卫生院一化验,证明是无毒的物质,可是当饺子端上桌的时候,谁也不动筷子。为了怕大家进一步讨伐,刘晓庆硬着头皮吃了十几个饺子,但其他人还是饿了一顿。
如果说这些小纰漏,如今只能浅浅留在刘晓庆的笑话记忆中,那么,手榴弹演习场上惊心动魄的一幕,将作为刘晓庆提起来仍不免后怕终生记忆。
分区机关举行手榴弹实弹演习,这是一个严肃的场合,按规定,假弹必须扔出10米远以上的人才可以参加。刘晓庆平时没参加过这方面训练,但她很自信,就是废物也能扔出10米远呀!于是在一个旭日东升的早晨,她和大家一道走进演习场。
教官先给大家详细介绍了要领,还为大家做了一个示范,扔了一颗真家伙。一排。二排。三排。近百号人都完成了自己的科目。该机关兵了,刘晓庆兴冲冲地走到自己的位置上,一边擦掉溅到脸上的尘土,一边拿起属于她的那颗手榴弹。教练的口令声远远地传来:拉弦———扔出来———卧倒!刘晓庆还傻乎乎地站在那儿,手榴弹扔在了离她不足两米远的地方,眼看它“吱吱吱”地冒白烟……
这时,只见一名战士,从刘晓庆的身后扑过来,两人同时摔倒在地上,连拽带滚地滑到了山坡下面。
此时,刘晓庆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眼泪涮涮地流了出来……
(王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