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难忘的“年”


  小时盼过年,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舞狮子、玩彩船……既新鲜热闹又有实惠。少年时代过年曾带给我许多快乐,但也留下不少辛酸。
  11岁那年,“文革”正在向纵深发展。物资供应一天天紧张,加上那年天旱少雨,粮食欠收,乡下的生活极端困难,凭票也割不到肉。作为生产队长的父亲,心里很不是滋味。
  父亲读过几年私塾,肚子里也算有点墨水。他生性幽默,性格耿直,喜怒哀乐之情露于笔端,便提笔拟写了一副春联:有票无肉,忍嘴过年;缺衣少食,勒腰度岁。
  此联还没有贴出就被发现,告到公社,父亲很快便被“革”了职。新上任的生产队长,是个游手好闲的家伙,曾经被父亲批评过,他扬言“决不能让反革命分子过安身年”。年三十那天,我们一家提心吊胆地捱过中午,看着左邻右舍忙碌碌准备年夜饭,母亲的眼圈一直红着,父亲也闷着头一锅接一锅地抽着旱烟。为了不使父母太伤心,我领着妹妹一个劲地在一旁装着很开心的样子,打闹嬉戏,心里却充满了畏惧和委屈。
  天擦黑时,五保老人刘奶奶忽然蹒跚着来到我家门前,大吵大嚷说,父亲曾借过他五毛钱:“都年关了未必还不想还?”四顾无人时,却撩起衣襟放下一只花瓷碗,然后悄悄地说:“那小子中午被几个老爷子醉翻了!”说完,又骂骂咧咧地蹒跚着走了。那只花瓷碗里有几块肉片、几条咸鱼干,还有几块肥肠。这显然是给我和妹妹的……
  这是我有生以来过的最窝囊的一个穷年,也是使我最感动的一个年,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刻下了深深的痕迹。过了那个“年关”,我感到我一下子长大了许多。
  (关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