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的时候常听人说,美国是儿童的“天堂”。来到美国之后,我常常留心,想看看天堂里的小天使是怎样生活的,和中国的“小皇帝”们有什么差别。
的确,走进商店里,那些来自世界各地———当然包括我们中国的各种儿童玩具,琳琅满目,使人们感到像是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在麦当劳或其它大小餐厅里,也有专门为儿童设置的游艺场所。到儿童诊所,就仿佛是闯进了幼儿园。这大概不是“天堂”的含义吧?在中国大城市里,这样的商店、餐厅和诊所也不罕见。
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我坐在一位朋友家的客厅里,望着落地窗外夕阳的余辉,聊着天。朋友告诉我,今晚六点钟,有一个小男孩要来卖鸡蛋,是事先约好的,送货上门。他叫泰勒,今年六岁。我对一个六岁的卖货郎颇感兴趣,想看个究竟。不一会,果然有个小男孩骑着小自行车准时来到了。随着一声门铃声响,朋友将门打开,小男孩大大方方地走进来。他长着金黄色的头发,上身是白色T恤衫,下身是红色短裤,肩上背着沉甸甸的黑色背包。一声礼貌的问好之后,小男孩卸下背包,放在地上,从包里拿出一个纸盒,打开纸盒,里边整整齐齐地摆着12个鸡蛋。我上前一看,这12个鸡蛋有深浅4种颜色:红的、粉的、白的、灰的。泰勒说,这是4种鸡下的。然后随手盖上了盒子。盒子上面用塑料薄膜压着一张他的二寸照片,正顽皮地笑着。照片下面有他家的住址和电话号码。我朋友按价付给2美元(比商店里卖的稍贵一点),另外又加了0.5美元作为鼓励。泰勒道谢后,拿出一张票据,请对方签上字,并写上下一次购货的日期。
泰勒这一套熟练的举动,令人感到非常可爱。我问他“上学了吗?”他说“才上一年级”。我又问他“为什么要卖鸡蛋?”他说“挣钱买玩具”。我说“你妈妈不给你买玩具吗?”他扮个鬼脸说,“不该向妈妈要钱”。我跟朋友相视一笑———这哪象一个六岁小孩!
目睹泰勒卖鸡蛋的情形,使我产生了进一步了解这个孩子的强烈愿望。朋友告诉我,泰勒的父亲是个律师,在本地开了一间律师行。母亲生了两个孩子后,辞职在家。
一天下午,在约定的时间里,我来到了泰勒家。泰勒母亲,一位非常健美的女人,在房门前热情地迎接来访者。她家的前花园长着几棵高大的松树和柏树,地上盛开着黄色和白色的菊花。花园中间是一幢两层、红白色的别墅式房屋。我们穿过房子的走廓,来到后花园,周围有数十棵我叫不出名字的大树,中间是宽大的草坪。后花园的一角,有三棵硕果累累的苹果树,满院子散发着苹果的芳香。另一角有秋千、滑梯和跷跷板,是个游乐场。看得出,这是一个经济相当殷实的家庭。
在泰勒的引导下,我们走近了他的鸡舍———名字叫“泰勒农场”。这是一个好漂亮的鸡舍哟!木质框架,金属网,长、宽、高都有两米多,里里外外一片整洁。一群鸡正在觅食。
泰勒妈妈介绍说:“去年,朋友送我们一只母鸡,泰勒拿几个鸡蛋孵出了小鸡,慢慢地长大了。以后他又弄来一些鸡蛋,终于孵出12只母鸡,两只公鸡。他每天放学回来,忙着添水加食,精心饲养,打扫鸡舍卫生。到春天鸡开始下蛋了。现在,他已经卖了100多元钱。”妈妈流露出很得意的神态。
我拍拍泰勒双肩,深表赞许。问他:“你还喜欢做什么?”他回答说:“看书、滑雪、踢足球”。
“你知道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中国吗?”我问道,他点点头。
“你将来到中国去办企业吧!”听我这样说之后,他笑了,笑得那么甜,那么美……
泰勒妈妈还告诉我:她家邻居的三个女孩,也是五、六岁,夏天在路边卖自己做的橘子汁,25美分一纸杯。许多人下班路过,都把车停下来,过去买一杯,作为对孩子的鼓励。学校放假的时候,许多孩子都会出来找活干。最近有两个大一点的男孩,联合贴出一张洗车广告,每洗一次3美元。还有一个小孩,挨门挨户送他自己打好的广告,专给人家割草。那个情景我是见过的:在炎炎的烈日下,汗流浃背地推着割草机,孩子们是那么认真,那么执着,是一幅很美的图画。
若在半年前,我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小学生养鸡卖鸡蛋,不影响学习吗?”但是到美国之后,我发现,这里的学生书包比我们的学生书包小得多,空得多,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也多得多。他们不在课堂上对孩子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而是注重于把孩子的兴趣引向校外那个广阔的天地,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面对陌生领域去寻找答案。千方百计鼓励孩子的创造欲望,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在这里,“影响学习”的问题自然就问不出口了。
想,我国的“小皇帝”们当中能受得了这样苦的人,阿爸阿妈敢于让他们去受这样的苦的人,恐怕为数不多。然而,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生活的磨练,学习劳动,体会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是知识的源泉,是生存的基础,这对一个人的成长不是很至关重要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