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税让谁欢喜让谁忧


  燃油税很可能在今年某个时候开始实施。在实施燃油税的情况下,同原先的交纳养路费的汽车使用环境比较,哪些车辆在使用中的开销变大了?
  养路费有个最大的特点是静态收费一旦敲定某一费额并按此交钱之后,车怎么跑没人过问。打个比方,可以这样看问题———你有一辆车,按规定交了一个月的养路费之后,在这一个月内你拉1千克货跑1公里和拉1吨货跑1000公里收费是相同的。
  同样的车在不同的使用者手中,平日跑的路程并不一样多。比如出租车为了找生意,一天到晚都在街上转,公里数比别的车是要多得多。于是,在实施燃油税的情况下,假如同是某种车(例如都是桑塔纳车)的话,出租车主的效益怕是要下降,而一般工矿企业、政府部门的车可能会比原先节约钱。不同的车情况又不一样。在现有的养路费政策框架下,有的车明明装着3吨货物跑运输,可是只按半吨标准交养路费,这样就讨巧好攒大钱,有的车装的是3吨,按2吨的标准交养路费,也算讨了巧,养点小钱。当然也可能有实打实的车,装多少就按多少交养路费,没赚过歪钱。在实施燃油税的情况下,后一种车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会上升。
  有了行驶近远和超载多少这两把尺子,在燃油税情况下什么车比较划算,什么车比较吃亏,无论企业还是用户,都可以自行作出判断。要划个粗线条的话,笔者以为,用于消费的私家车属于最划算的车种,1500万辆农用运输车属于要吃大亏的一类。为什么呢?简单地说,前者一般跑的路程近,后者是中国超载最严重的车辆,实际载重量与标准载重量(核定养路费的基础)差距特别大。另外,经营性车辆中,国企的车效益上升而个体车效益下降———这里头的道理是:一般来说,前者装得少也跑得少,而后者装得多也跑得多。
  (蔡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