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嫩的黑手
一起中学生被杀案引起的沉重思考


  一
  1999年10月23日下午,四川中江县A中学14岁的初一·七班学生冯某没有象往常一样到学校上学,学校老师和冯某的母亲多处寻找也不见冯的影子,一种不祥的阴影笼罩着冯家……
  正是冯某的失踪拉开了一起恶性杀人案的帷幔。
  当天下午5时许,家住在中江县城魁山脚下的凯江镇玄武村冷某家来了三名不速之客,冷某认识其中一人是A中学初二学生雷某,另两名少年也象在校学生,雷向冷打过招呼后便要借铁铲一用,冷问他干啥?雷语气平静地说:“我把冯某杀了,尸体还在魁山上,想借铁铲把尸体埋了。”这话出自一个年仅15岁的在校学生之口,冷某是断然不会相信的。他对雷某正色训斥道:“你娃娃不要拿这种事来开玩笑喔,就凭你们几个小娃娃,吃了豹子胆敢杀人?!”“信不信由你。”雷说完拿起冷家的一把铁铲向魁山上走去。望着三少年离去的影子,冷某一头雾水。尽管他不相信雷会杀人,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雷真的杀了人,我借铁铲给他埋尸灭迹,到时候岂能脱得了干系?想到这里,冷急忙离家来到中江县公安局巡警大队玄武岗亭向值班巡警汤勇报了刚才发生的事。汤勇迅速将冷某反映的情况报告县公安局。县公安局立即指派刑警大队长刘廷海组织刑警调查核实冷反映的情况。
  初步调查的结果,民警们不禁暗暗担心:冯某确已神秘失踪,雷某等人也不知去向。种种迹象表明冷反映的情况很可能是真实的,指挥员果断决定调集大批警力在全城搜索雷某。
  当晚11时许,在县城一电子游戏厅,刑警们找到了正在玩电子游戏的雷某。雷被带至A中学讯问,面对刑警和班主任,雷供认是他和陈甲、陈乙杀死了冯某,尸体埋在魁山半山腰。
  次日早晨,民警们带着雷来到魁山半山腰,在一块地里的土坑边,民警们发现了露在土坑外的两只脚,刨开泥土是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死者正是冯某,其胸腹部被人用锐器刺中19刀,作案手段极其残忍。民警们心里清楚,他们面对的是一起罕见的恶性杀人案件和三名疯狂的少年杀手。
  10月24日下午3时许,中江县城城郊仁和园饭店一侧的树丛中蹿出一名身迹可疑的少年,设伏的侦查员悄悄围了上去……这名少年正是准备搭车外逃的陈乙。
  下午4时许,陈甲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二
  三少年的落网使一起罕见的恶性杀人案浮出水面。雷某,男,15岁,陈甲,男,14岁,二人均系中江县A中学的初二学生;陈乙,男,16岁,一年前辍学回家待业,三人系小学同学,关系密切,相互之间称兄道弟。雷某好勇斗狠,打起架来亡命,三人之中排行老大,同校同学也对其畏惧三分。1999年9月的一天,刚考上A中学上初一的冯某在电子游戏厅认识了雷某,冯因父母在外地工作担心自己上学受人欺负,正想找人为自己充当“保护伞”,一听雷某吹嘘自己如何如何“歪”,冯某当即拜雷某当自己的“大哥”,雷也保证日后谁敢欺负他,定帮他摆平。从此,冯与雷一伙形影相随。雷、冯二人均迷恋玩电子游戏,无奈雷因母亲下岗常常囊中空空,每次二人到电子游戏厅玩,都是家境殷实的冯某付钱。由于二人频繁玩耍,冯某的零花钱已不能满足二人的开销,冯便以学校要开展活动为由从其母处骗得800元钱与雷在电子游戏厅挥霍殆尽。冯某的大额花销最终引起其母的怀疑,冯母发现后严格限制其零花钱。经济上的困境使冯对雷一毛不拔渐渐有些不满,并对雷有些疏远。10月13日下午,冯在电子游戏厅又认识了该县B校的高二学生张某,张在学校里也是没人敢惹的“歪人”,无论是胆量还是“武力”,雷难望其项背。有张作靠山自然比雷更风光,冯当即拜张当“大哥”,与雷一刀两断。但冯对雷花他的钱却一直耿耿于怀,请张某务必为自己讨回一些,张满口答应下来。次日下午,张和冯找到雷,雷只得答应10天之内退还400元钱。雷虽然答应退钱,但他清楚他是没有办法凑够的。眼看期限一天天临近,冯只要一碰见他便向他催讨,雷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一想到冯竟敢找人要挟自己,雷越想越气,越气越恨,杀死冯某的罪恶念头在他心底升起。他将想法告诉同桌的兄弟伙旭某,旭劝他不要把事情弄大了。雷见旭不愿帮忙,又找到陈甲,陈甲开始有些犹豫不决,雷便说:“我们年纪还小,杀了人公安也不会把我们怎么样。”陈这才答应。10月20日,雷从商场买了一把尖刀揣在身上,准备伺机杀死冯某。
  10月23日,还钱的期限到了。中午,冯到雷家找雷还钱,此时正好陈甲也在雷家玩,雷觉得下手的时机到了。他向冯谎称:钱已经凑够,因害怕钱掉,他把钱埋在魁山上,叫冯跟他一起去挖。冯信以为真,便跟着二人往魁山走。在半山腰的一块地里,三人挖了1个多小时也不见有钱。雷几次想下手杀冯,但担心冯比自己高大害怕不是冯的对手,几次攥紧尖刀都不敢下手。冯见挖不到钱,便责骂雷,并生气地往山下走。雷和陈只得尾随下山。到山脚下,雷某猛然发现陈乙从厕气出来,便将陈乙拉到一边,指了指冯说:“这个娃儿要向我要保护费,敢不敢把他杀了?”愣头愣脑的陈乙很爽快地答应。雷见陈乙愿帮忙,便喊住冯某,谎称埋钱的地方现在才想起来。冯某又随三人来到魁山半山腰,雷指着地里一块凹陷的地方说钱就埋在下面,冯便又与三人一道用树枝和手连撬带挖,挖出了一个土坑,此时,在他的背后,雷一使眼色,陈乙趁冯某不备,率先从背后勒住冯某的颈,将其按倒在地,雷拔出尖刀向冯背部连刺两刀,冯见雷挥刀杀自己,一边拼命挣扎,一边求饶:“大哥,我不要钱了,你不要杀我,我明天再给你500元钱。”冯某的哀求丝毫也打动不了雷某,他又向冯某捅了两刀。“你不要杀我,我明天再给你1000元钱……”从胸口喷出的鲜血使冯的哀求声愈来愈微弱。“该你捅了。”雷见冯不再挣扎,便将带血的尖刀递给陈乙,陈乙又挥刀向冯捅了几刀,陈乙又将刀递给陈甲,陈甲又挥刀向冯捅去……第一轮捅过后,冯某已气绝身亡,三名疯狂的少年还不肯罢手,又开始了第二轮残忍的捅杀,冯某身上留下了19刀累累伤痕……
  三
  这起血腥命案不能不引起我们沉重的思考,是什么吞噬了花季少年纯洁的心灵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呢?
  一是拉帮结伙,“哥们义气”代替了法制观念,学生中的帮派团伙成了滋生犯罪的温床。近年来,学校中学生拉帮结伙现象愈演愈烈,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的凝聚力已经或正在削弱,“哥们义气”成了学生帮派团伙中的道德标准和无形的纪律。笔者在看守所里采访了陈甲,陈甲是三名凶手中年龄最小也是最后一个动刀杀冯某的。“我只捅了5刀。”陈甲说这话的时候很轻描淡写,“当时哪里想那么多嘛,只是想给兄弟伙帮忙!”要说帮忙,率先动手的陈乙,雷某已经将冯某捅倒了,为什么还要上去继续捅杀?“当时他们都在杀,你不去杀哟?不可能去看噻!到时候会被兄弟伙看不起!”陈甲理直气壮。当冯身中数刀,命若游丝倒在血泊之中的时候,就没有软一下心肠?陈甲说:“那时候脑壳里一片空白,啥也没想”。
  二是学校教育的失误。近年来,学校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失误,如单纯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对后进学生没有进行重点帮教,不闻不问,使他们精神上受压抑,容易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后进学生之间同病相怜,易结成帮伙,诱发犯罪。本案三名凶手学习成绩均较差,陈乙辍学在家,雷、陈也因学习成绩差被人瞧不起,学校不关心他们,他们便相互聚集在一起寻找乐趣,对学习漠不关心,连起码的法律常识都不懂,作起案来手段格外残忍。
  三是家长的溺爱与放纵。本案冯某的被害原因之一就是其父母对他过分溺爱。冯某的父亲系某市中级法院副院长,母亲也是公务员,父母视冯某为掌上明珠,对其百依百顺,最终因溺爱而断送了儿子性命。与此相反,雷某的父母虽然对雷某长期沉迷于电子游戏厅有所查觉,却放任不管,最终导致雷某铤而走险。
  四是对一些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场所管理不严,青少年缺乏健康的生活环境。国务院《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规定:“游艺娱乐场所中设置的电子游戏机,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但一些电子游戏厅老板为个人利益,只要有钱赚,就把规定抛于脑后。冯某、雷某正是长期沉迷于电子游戏厅不能自拔,引发惨案。
  从这一案件我们可以看出,预防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犯罪将是我们长期而艰苦的任务。1999年11月1日,我国开始施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该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等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并明确了家庭、社会、政府、学校在对预防未成年人的犯罪中的义务。但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和为人师表的老师能从三少年一案中吸取教训,从自身做起,为下一代茁壮成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晨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