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不起公园


  每周休假两天后,时间一下多了,自然需要安排。最时髦的是远远近近去出游。不过,我这个老成都渐渐觉得一家人连市内市郊的公园也游不大起了,不知是咋回事。
  六十年代成都公园的门票五分,七十年代一角,再泡碗茶,消费不过一角两角钱。七十年代至今,物价再涨得快,也就是20倍,但现今上公园喝碗茶,就得花上十块钱,还别说公园里有点什么花展会展,门票一下就升到十元八元。从二角到十元,涨了50倍!十元是今天一人一日的上好伙食了,二角则只是当年伙食团的一顿素餐。如果现在一家人去游园,小孩再来点游呀乐呀什么的,好几十块就洗白了。听说武侯祠、草堂的门票又涨到了好几十元,简直吓人!我们这些一贯低收入的平头百姓,想当初,周周可不成问题地上武侯祠喝茶潇洒,现而今只好给诸葛亮、杜甫道一声拜拜了!星期天,只有去屋头泡碗头,买张报看一阵,开开电视,儿女回来了弄点吃的,就算是休假了。
  (邵云山52岁成都某厂工人)
  读后感:公园本是“用之于民”的公共福利事业,而门票一升再升不免离谱,已大有纯市场化的味道。市民游不起自己城市的普通公园,倒也该叫“父母官”们关注一下、思考一下。这,也应该算是一椿“实事”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