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文 平日爱在“格子田”中耕作,加之又干了个经常涂改别人文章的营生———编辑,于是,在一般熟人的眼目中,我的节假日八成又是在“混稿酬”吧。但恰恰不!节假日,我一般是不摸笔的,甚至不去沾那些动脑筋的娱乐(诸如打麻将、下围棋等,虽然我也会)。你想,成天在那儿组合排列汉字,脑神经早已疲惫不堪,再在节假日让大脑“加班加点”,谁受得了?在节假日,我挺乐意做的事就是与儿子“单挑”———进行篮球对抗赛。
不是自吹,打篮球我还曾经算有“两刷子”。我曾是成都7中校代表队的主力前锋,虽然个子离1.70米还差一公分,在今儿已属“半残”,但年轻时,弹跳力不错,跳起几可摸圈。而且有一手中远投与带球过人的功夫。八十年代初,也曾代表四川省水电厅队打过省直机关篮球联赛。刚陪儿子打球时,这小子对我的“花花动作”佩服得五体投地,且最爱提的一个问题就是:“爸爸,你投篮咋个这么准呢?”那会儿,咱心中很有些骄傲劲儿。
可岁月不饶人。随着年岁渐增,肚子渐“肿”,而今使出吃奶的劲儿竟难摸到篮板。加之儿子“块头”日大,心气也渐盛,学了些技艺后,便要打“翻天印”了,经常对我“叫板”:“我现在已是校队了,不得虚你啦!”前不久,父子“单挑”,这小子一个三大步上篮,竟把上前封堵的我撞了个“后仰趴”,把我腿也扭伤了。至此,我方认识到:儿子壮了,老子衰了,胜负的天秤开始倾斜了。但节假日的父子对抗赛,却使我与儿子的情谊更深,父子关系更似朋友关系了。当然,这也调节了我疲乏的大脑,增进了“人到中年”的体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