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星辰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美国人并没有像有的人想象那样生活显富、浪费、奢侈,相反的是美国人生活崇尚求实、节俭,不图虚荣。在人际关系上,崇尚独立和自己的竞争实力,不依赖别人,不走歪门邪道,也不讳言金钱。我在美国近一年生活期间,这些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事例很多,仅举几点:
在美国买东西你可以到有数万品种的超市买,那里商品包装整齐,价格明码实价,服务员的态度也十分文明礼貌。但你也可以在周末拿着社区印的免费送上门的小报(共有七八张)从上面刊载的商品信息栏中找到附近那些有“庭院销售”、“汽车库商店”、“跳蚤市场”或旧货商场里出卖的商品。在那里买卖双方都落落大方,热情相待,没有因为“掉份”而显得不好意思。周末女儿开车带我到那些地方去过好几次,也在那里买了几样旧货。如自行车,仅20美金,若买新的则要200美金,打整得很干净。还有一口全新的铝锅,是香港产的,大概主人去香港买回,觉得不适用,仅三美元就把它卖了。美国太阳光强烈,出门对眼睛刺激太大,我在旧货市场买了一副装饰很美的有色眼镜,仅三美金,要是在商场里买则要40美金。
以美国人喜爱的联欢活动来说,孩子研究所的教授为增进师生感情,建议中国同学在春节搞个聚餐联欢,并欢迎外国同学参加。方法是所有参加者自带一份食品,最好是自己制作的。来者还要准备节目。联欢会上,大陆、港台同学制作饺子、包子、云吞、春卷、麻花、粽子等各显风骚;日、韩等国同学制作的糕点也蛮有特色;缅旬、阿拉伯、伊朗等国同学的食品亦有本国风味;老师是东道主,则准备了具有美国特色的食品:烤牛肉、烤热狗、生牡蛎、蛋糕、色拉……师生的各种食品十分丰富,大家品尝起来都说好,相互交流制作经验。当老师品尝女儿带去的锅贴时,特别叫好,问她是怎么作的,用了些什么原料?女儿告知用面粉、鸡蛋、葱、食油、少许花椒、少许盐等。老师的夸奖真出乎女儿的意料。吃不完的食品各人自选打包带回。在聚餐当中,穿插文娱节目表演,又歌又舞,其乐融融。
象上面这种作法,在美国很普遍。美国人在过节、生日、获奖、增薪、结婚纪念等有喜庆色彩的日子里,常常采用这种花钱不多又能相互交流感情、增进情谊的作法。既使大家不互欠人情债,又给人们提供展示其烹调技艺和艺术才华的机会。
美国社会生活节奏很快,交际往来也讲务实。结婚送礼,也有独到办法。有一回女儿的同事结婚,那新郎根据个人需要开列了礼品清单,让给他送礼的人到指定的超市购买。亲友、同事到超市选购后,便在清单上勾去已送的,以免重购。超市把礼品包装好专人送到新婚人家里。这种不客气的方法既省钱又省时省事,且免得别人费脑筋,送些不合适的东西,造成浪费。
提起人际交往,美国人待人处事爱独立自主,重在诚意,首先是信任人。以求职为例,主要靠个人实力和机遇,不靠父母关系,认为依赖别人是无能和耻辱。通常男女年满十八岁便搬出父母住的房子,独立生活。当然父母有钱也可以自愿供孩子读大学。前里根总统的儿子就曾自己到剧院当搬运工搬道具,不靠当总统的爸爸开后门、找关系谋取一份好工作。所以在美国求职一般填表申请后把个人情况打入电脑就听其自然。如蒙面试及录用,对拟给的薪金感到不满足时,可以讨价,没有君子、文人“不言利”的清高。我的学生英语特别好,原在国内税务部门工作,后到美国读书,毕业后老板只付年薪三万美金,她不同意,坚持要四万五千,并且说出理由,结果老板见她有实力,很快同意付出她要的数目。
总之,美国人生活讲求实际,于人于己受益无穷,特别在人际关系上真情实意、实事求是,按章办事,照法办事,去掉了虚情假意,尽管显得人情冷淡,孤高或各顾各,但得来的是清静、纯洁,国民个个都做到努力奋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