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富人投资


  为扩大内需,提高市场消费,近几年来,国家相继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收效仍不太理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其根源主要是我国居民收入偏低,贫富差别大。因为我国现阶段能真正影响市场购买力的力量无非是两部分:广大普通工薪阶层和一部分相当有钱的人。但是,在全国6万多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中的80%为20%的人拥有,而占有20%储蓄的80%的人是消费不起房子、车子的。他们的储蓄很大程度上是养命钱,为未来衣食无忧、子女教育、生老病死等储蓄的。这些储蓄也不会因利率下调,物价下降而转向市场消费,他们也不习惯也不可能用未来的收入支付现在的消费。真正消费得起房子、车子的是占人口总数20%的富人,但这部分人大多早已达到或接近时下的消费极限,消费需求已满足。所以就出现了“有购买力的没有消费需求,有消费需求的不具备购买力”的矛盾状态。
  笔者认为,要扩大消费,首先必须使20%的富人用钱刺激市场,其方法是鼓励他们去投资创业。国家应创造一种机制,让富人投资创业,将这部分钱投向有关产业领域,而不滞留在流通领域空转。虽然这部分钱在银行也可以贷款出去,但问题在于我国现有体制中银企关系还未根本理顺,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倾向与效益原则还有不少差距,银行坏帐现象比较突出。要让大量的储蓄直接转化为生产资本,鼓励富人投资创业可能最为有效。一旦这部分富人能积极扩大投资,开办企业,那么,不仅能增加社会就业,而且对增加居民收入将产生直接好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