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强身健体的一种手段,但运动中若不全身心地投入,则起不到健身的目的。国外运动医学专家根据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做过实验,结果表明,体育锻炼中的心理卫生,对锻炼效果和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勉强运动为何会削减锻炼效果?专家们分析,人的心理活动直接影响人的生理机能。情绪的兴奋产生于大脑的深部,然后扩散到整个机体,在心脏、血管及其他各器官中留下痕迹,这痕迹将影响人的整个机体机能发挥。
生活中确有不少人把健身运动当作是种负担,被动、应付式地投入,或是运动时思绪纷乱、三心二意,有的则强迫自己做力不从心的运动项目,限定要锻炼多长时间,或是要达到多大的运动量。这样做,收不到强身健体的效应。人们锻炼须讲究心理卫生,明确锻炼目的,这样才能从内心里生出锻炼的兴趣和运动欲望,不是被动地投入运动。其次,在运动前不妨作些心理准备,以放松和活跃身心。在体育锻炼中要排除杂念,将思想集中在如何呼吸、掌握正确运动技术等方面上来。再次,运动中应尽可能不做力不从心的高强度的运动,因为高强度运动本身,客观上会给运动者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压力,如欲从事,应循序渐进。
(闻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