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招聘广告都要求:“35岁以下”,仅这一条,屏蔽了多少有才华、有能力、身心都还年轻的,完全可以胜任工作的人们。招聘单位为什么要订这个严格的限制呢?笔者多方了解了这些招聘者的心态
。
“大多数人年龄一大,进取心没有了,到这儿来就是养老。”一家银行的人事主管说。据了解,认为“年龄一大,就没有进取心”,几乎是普遍社会心态。也确有相当部分人年轻时没闯出名堂,快40了,心灰意懒,急于找个安稳工作养老。所以这种观念也不能全算偏见。
“我们的工作辛苦,需要体力好的年青人。”三联书店招聘图书业务代表,要求30岁以下,招聘人说:“我们的工作比较辛苦,适合体力好的年轻人。”而且,“最好没有成家,没有拖累”。中国航空港建设总公司招聘一名工程部经理,要求35岁以下,他们的理由是工程部经理要经常跑一线,非常辛苦,年龄太大体力跟不上。
这么大年龄还要换工作,不好理解,恐怕个人有问题。像对待大龄未婚青年一样,对年近40岁还要换工作的人,不少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个人不踏实,这么大了还要换工作,肯定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肯定在单位和别人处不好,才会这么大年龄还想换工作”。
要树立一种观念:我不是“大多数”,我是一个个体。当然,如果你认为自己也像“大多数”一样,人过三十五,没奔头了,找个单位养老吧;身体不行了,找个单位报销药费吧;工作这么多年了,怎能和小年轻平起平坐,你是招聘单位不欢迎的那类人。
如果你认为自己身体好着呢,和年青人没有什么差别;多年在机关里窝着,快40岁了才想明白,想换个适合自己的岗位好好干一把。那么,相信年龄障碍不会挡住你的道路。
专家建议:一是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设法在你的“偶像单位”中找到熟人,托人推荐,给你一次面谈的机会。一是你可以打电话问年龄限制是否严格,大多数单位回答含糊。在对方迟疑之际,你可以向对方要求一次面试机会。
获得面试机会后,你可探问对方为什么设年龄限制。针对对方的回答,一一予以解释。通过谈吐,对方了解你朝气仍在,而且你的经验,你的阅历,你的自我把握能力,更是年青人不可企及———人事主管会欣喜地发现,他们险些错过一位难得的人才。
(晓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