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水古今长


  素有“六朝金粉”之誉的十里秦淮,有数不完的佳人传奇,有道不尽的诗情画意,有坐不尽的画舫,看不厌的“红粉轻颦”,有错落层叠的粉墙朱楼,朦胧的波光灯影,有读不完的“繁华、温柔、儒雅、风流”。悠悠秦淮河水,流淌着歌,流淌着诗,流淌着古色古香,流淌着现代繁华。
  杜牧脍炙人口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写的就是这里。
  著名传奇《桃花扇》演唱的明末名妓李香君与复社名士侯方域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秦淮的一位老者对我说,这里就是古时的“红灯区”。想当年,沿河而立的楼台上,凭栏倚着些娉娉婷婷的浓妆佳人,各地来的秀才老爷在落榜之后,闷闷不乐,也就不由自主地来到这里,以歌解闷,以酒消愁。这有诗为证:“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悠悠秦淮水,毕竟东流去。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中,十里秦淮亦古韵转新声。沿河北岸的夫子庙商业街、文化街、美食街色彩纷呈,商品琳琅满目,棋琴书画儒雅,风味小吃浓香。那古趣盎然的钱庄、书局、印社,那古玩首饰、文房四宝、字画、剪纸、刻刀、绣品、紫砂茶具的古朴诱人,那一摊挤着一摊的小吃,锅中所煮的鸭肫肝、细粉汤、葱油饼、麻油素包子、翡翠烧卖、鸡鸭血汤的香味儿,那酒肆饭馆横垂着的黄黄的布幌子,既使人停留在千年以前,又使人立足现实生活面前而感慨良多,收获良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