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入肴,古已有之。晋朝就有“以茗煮粥”的记载,当时称之为“茗粥”和“茗菜”。至宋代时,已盛行吃“茶饼”。到了明清,茶叶食品逐渐多了起来,“鸡蛋糖茶”就是一种方便的营养食品。近代,我国的茶叶食品更加丰富多彩:或者将茶叶碾碎做成点心,如茶味饼干、绿茶色拉之类;或者将茶叶煮成茶汤入菜,如茶汁鱼片、乌龙肉丝之类;或者直接把茶叶炒香用于烹调,如红茶火锅、茶叶焖鸡之类。此外,还有什么茶香水饺、茉莉香饭、茶香布丁、茶香棕子等等,五花八门,风情万种。
茶叶入肴可增色添味,又可健身,何乐而不为?茶肴发展至今,有的已成为名菜佳肴。如安徽名菜“毛峰薰鲥鱼”,它以中国名茶黄山毛峰和鲥鱼为原料,采用独特的方法薰制而成。上席时只见鱼体金鳞玉脂,油亮发光,吃起来肥嫩鲜美,茶味馨香,令人回味无穷。
四川名菜“樟茶鸭”,其名声不比“麻婆豆腐”、“夫妻肺片”逊色。它以鸭子为原料,经浸、腌、薰(薰料有樟木屑、红茶、水果皮等)及蒸、炸而成,因而集诸味于一身,吃来香脆鲜嫩,肥而不腻,有色红油亮,咸鲜香浓,皮酥肉滑,形态大方之特点。
广东有用乌龙茶薰制的名菜“茶香鸡”,又名茶叶薰鸡,或太爷鸡。色泽枣红,表面光润,肉嫩味醇,鸡的鲜香,茶的幽香,引人垂涎欲滴。
地方名茶名肴还有苏南的“雨花刀鱼”,南京的“碧螺虾仁”,安徽的“金雀香炖鸡”,江西的“云雾石鸡”,河北承德的“茶烧猪肉”,湖南的“银针鸡汁鱼片”,浙江杭州的“龙井虾仁”,香港的“武夷茶白鸽”,台湾的“乌龙肉丝”等,都是菜肴中之上品。
在众多的菜肴中,据称最出名的要数杭州“龙井虾仁”。1972年,周恩来总理曾在杭州楼外楼菜馆宴请美国总统尼克松。席间有一道美肴,惹得客人们无不拍案叫绝。这就是用名茶西湖龙井和河虾仁配伍烹制而成的“龙井虾仁”。据传,当时尼克松一尝赞不绝口,竟然脸红地询问“是否还来一盘”。
千百年来,经历代厨师们的继承创新,如今的茶肴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上海百年老店同芪酒家和天天旺酒家还推出了“茶宴”,其茶肴有“碧螺腰果”、“旗枪琼脂”、“红茶凤仁”、“龙井凤尾虾”、“太极碧螺羹”、“童子(鸡)观音”等。另有家茶店,开设了茶叶菜馆,顾客在这里除品茶外,还可享受到30多种用茶叶为辅料的菜肴。冷盘有乌龙肫肝,红茶牛肉丁等;炒菜有红茶昌鱼、龙井炒虾仁等;素菜有茶叶刀豆丝,茶汁炒金龙野菜;汤有碧螺春海鲜、绿茶炖鸡汤等;点心有茶叶肉烧卖、茶叶肉包等。这些茶肴别具一格,不仅香脆鲜嫩,而且清香可口,富有营养,深受欢迎。在台湾,近年来对茶叶吃的开发利用也很有成效,不仅有丰富多采的茶叶佳肴,还有茶面条、茶酒、茶蛋糕等新型食品,难怪文化行家说,茶叶入菜肴是茶文化的一个新发展。
茶肴融茶香与美味于一体,是中国烹调园艺中的一枝奇葩,也是我国茶文化中的一绝。但愿各地厨师更上一层楼,制作出更好的茶肴来,以美化人们的生活。
(李盛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