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投资请关注……


  投资股票:要关注股市泡沫
  面对数千万的股民和数万亿的资金,我国的股票供应仍采取规模控制的办法。上市规模又很小。这就导致股票总量严重供不应求。
  供不应求的结果是什么?就是股票的价格高于价值。1997年,我国748家A股上市公司的股票,平均每股收益0.277元,平均每股净资产为2.581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7%。根据经济学常识,股票价格等于股息除以存款利息率,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平均为4元左右才为合理。而我国股市价格平均已高达15元左右。无论从每股收益看,还是从每股净资产看,我国的股票都是严重背离价值的。
  股市泡沫既有总量泡沫,也有个量泡沫。除了由于总体供求关系造成总体市价偏高外,还由于部分公司采用做假账的办法(所谓财务包装),使个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
  
  投资房产:要关注税收调整
  如果把住房作为投资品,则要密切关注税率变化动向。房产收益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房租收益;二是房产升值收益。这两种收益都要交税,且税率不低。
  房产出租:至少要交7种税:(1)房产税。按租金收入的12%交纳;(2)城镇土地使用税;(3)营业税。按租金收入的5%缴纳;(4)城市建设维护税。以缴纳的营业税额为计税依据;(5)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营业税额的3%缴纳;(6)印花税。按租金的1%贴花;(7)个人所得税。月租收入除费用(月租收入4000元以下,扣800元;月租收入4000元以上,扣20%)后,按20%的税率纳税。
  个人房产,出租要交税,转让更要交税。按目前规定,城市住房大体要交以下几种税:(1)契税。按成交价6%缴纳;(2)手续费。按成交价1%—2%缴纳;(3)转移登记费。按房价1%缴纳;(4)土地增值税。按增值部分10%缴纳;(5)营业税及营业附加税,按成交价的5.45%缴纳。
  对于居民来说,投资不是为了获得总收益,而是为了获得税费之后的净收益。研究自己的投资决策,必须研究不同投资收益的税负。个人房产收益方面的税负,据我的预测,上涨比下降的可能性更大。
  
  持有债权:要关注通胀走势
  投资者在作投资决策时,首先考虑的是保值,然后才是增值。
  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与物价上涨率之差。名义利率不变,则物价上涨率越高,实际利率就越低,甚至为负数;物价上涨率越低,实际利率就越高。
  1994年,正值物价上涨高峰。由于连续两年的高物价上涨率,推动了存款利率和国债利率的相应上浮。1995年无记名3年期国库券年利率高达14%。这样的利率水平相当于1995年的物价水平并不高。但到1996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下降到6.1%,1997下降到0.8%,1998年第一季度,零售价下降1.5个百分点,而1995年3年期国库券要到1998年10月18日到期。也就是说,1996年到1998年,该国库券的实际利率分别为0.8%、7.9%、16%。如果你在1995年买了3年期的国债,平均每年就可以稳稳当当地获得7.7%的纯收入。如果你当年买5年期的国债,则5年平均纯收益都在10%以上。获取这种收入,一不操心,二不交税,我看这种投资对非专业投资来说,是再好不过了。
  与1995年不同,现在物价上涨率很低,无论是国库券的利率还是银行存款利率都降下来了。但是,如果你买了3年期或5年期的债券,则实际利率的高低,不光是取决于1998年的物价水平,更要取决于今后的物价水平。如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的物价水平照样这么低,那你就走运了。但如果在以后的几年中,物价水平逐渐上升,这时你就惨了。表面上你每年拿了8%或9%的利息,实际上你的利率为负百分之十几。
  持有债权性金融资产,包括持有现金存单、国库券、企业债券以及亲戚朋友之间的借款凭证等等,都要特别关注通货膨胀的走势。
  (颜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