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那年,家里穷,我过生日的时候,竟连一顿像样的饭都煮不出来。那时父亲在“大队”里任职,每年还能领到百把块钱、几十斤粮票补助。看着我沮丧地倚在门框上,满脸不高兴,母亲便对父亲说:找几两粮票,背他下馆子吧。于是,父亲背我下馆子。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下馆子。一路上,父亲不停地逗我:“今天我背你下馆子,今后我老了,你也背我下馆子吗?”
“背!您老了,我就背您下馆子,专吃好吃的。”我乖巧地回答。
到了馆子,满眼都是好吃的,什么都想吃。但三两粮票,一块多钱,父子俩能吃点什么呢?左挑右选,最后选了一笼粉蒸牛肉、三两饭,父亲要了一两酒陪我。当我把三两饭和那一笼粉蒸牛肉全部吞进肚子里,父亲的酒也吃完了。原来,父亲只喝寡酒,没吃一丁点儿菜。年幼的我也隐隐地觉得有愧,回家路上,伏在父亲的肩头,我说:“您老了,我也背您下馆子,专吃好吃的!”父亲只是笑。
二十多年后,父亲年逾六旬,老了,身子骨大不如以往。特别是眼睛,因患高血压而引起了眼底出血,视力更是一日不如一日。那一日,我送父亲去县城医眼睛,抓上药已是中午,我便搀了父亲,又平生第一次陪父亲下馆子。坐在餐桌边,父亲说:“随便吃点什么吧,填饱肚子就行。你才参加工作,凡事都要节省点……”
望着父亲那布满皱纹、饱经风霜的脸,那慈祥的面容,我没法不承认他那句话的正确性。是啊,要不是他“凡事都节省点”,在那样的艰苦环境中,我们兄弟姐妹五人能顺利长大、并受到良好的教育吗?我的鼻子一阵发酸,眼睛涩涩地,胸口堵得慌。好想对父亲说点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我点了两个较好的菜,特地也端了一笼粉蒸牛肉,还为他老人家要了一两酒(虽然他的病不宜喝酒,但我总觉得不这样就对不起他)。我陪在他身边,看他一口口呷着酒、吃着菜,想起童年的往事,不禁热泪涔涔。面对多年前的诺言,我分明感到了人生的凝重;而一句贯穿二十年的童言稚语,在父亲心上,又将激起什么样的波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