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小视“第一次”


  □邓文瑛
  孩子的童年时期,许多方面均如一张白纸,因此对于孩子体验人生的很多“第一次”都不可小视,因为这每个“第一次”都可能绘出孩子一生的“图画”。
  无论做什么事,“开头”很重要。第一次做好了,第二次就容易做好;第一次做错了又未纠正,以后会跟着做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龄前父母第一次教孩子吃饭前洗手,第一次与小朋友分享食品,第一次握笔写简单的字等等;入学以后,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各科专门知识的同时,还要教导学生第一次体验个人与集体,老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等融洽相处的情感与交往技巧,指导学生规范地“第一次”作好学习或运动的动作或姿式等等,这些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种种“第一次”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但优良品质、健康体魄、正确行为习惯的形成却非易事。有的孩子自小娇气、霸气、任性,不肯吃苦、出口成“脏”,有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深度近视,甚至弯腰驼背,有的孩子握笔如握木棍,难以纠正,致使写字歪歪扭扭……以不良学习习惯为例,探其形成的原因不外有三:首先,老师在指导时不够严格,或没有持之以恒,或甲老师重视而乙老师又不太重视,或学生未能理解行为与效果的必然联系而未主动配合;第二,学生回家后复习或做作业时放弃正确姿式或行为,又未得到家长的纠正,使学校里受到的指导前功尽弃;第三,学生入学前父母对其进行启蒙教育时,因缺乏经验或对行为教育不够重视,使孩子已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实践证明,这种学前即已形成的习惯入学后极难纠正)。
  由此可见,要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家长、学前与学后的配合均十分重要,而每个“第一次”又是孩子人生体验的“开头”,其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了。
  当然,“第一次”作好了,并非就等于永远都作好了,“第一次”还必须持之以恒,形成习惯,使“第一次”成为永远的“第一次”。对于孩子的人生之路来说,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次”很多,思想品德的学习方法的身体健康发育的生活经验积累的……如第一次面对老师,第一次参加升国旗仪式,第一次进行集体劳动,第一次野炊,第一次遭受挫折,第一次接受表扬,第一次受到批评等等,每个“第一次”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努力做好这无数的“第一次”,正是构筑孩子通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成功阶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