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一层楼拣一条命


  日前,在安徽新华肿瘤医院采访,记者听到了这么一件新鲜事:该院梅蔚德教授让66岁的顾维新老人爬了一层楼,结果就此救了老人一条命。
  事情是这样的。安徽针织厂退休工人顾维新老人因气喘、胸闷多时,到某大医院就诊。医生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后,诊断老人患的是右肺部神经元性肿瘤。经一个月治疗,花了2万多元医药费后,医生对他说,你的肺功能太差了,不能开刀,回家吧。老人的子女不甘心,又把他送到省城的几家大医院检查,结果没一家医院敢涉险为老人手术。最后,老人来到新华肿瘤医院。在这里,医生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了复查,证实老人得的是神经元性肿瘤,但不一定是恶性的。同时,老人的肺功能的确只有正常人的15%,属于肺部手术的禁忌症,如果开刀将冒很大风险。
  就这样让老人回去等死?大家都犹豫了。老人做完检查回病房,正在楼下等电梯,与梅教授相遇。梅蔚德灵机一动,对老人说:“别等电梯了,我扶着您上楼吧!”说完,就搀扶着老人从一楼上到二楼,迈上最后一级台阶时,梅教授发现老人虽然有点喘,但还能连续着讲话,这表明老人虽然肺功能极差,但整个体质还不错,应该能坚持做完手术。于是,在讲清病情和利害关系,并征得家属同意后,刘爱国等医生为老人做了胸部手术。当医生切开胸腔时,果然发现在气管和支气管交界的气管壁上,一个“阀门”似的肿瘤已堵住了气管的一大半,如再不手术,用不了两个月,肿瘤将会把气管堵住,老人将窒息而死。
  令人高兴的是,肿瘤切下后经病理检查证实是良性的。术后,老人肺功能恢复很快,半个月就痊愈出院了。事后,梅蔚德教授深有感触地说:做医生的,一定要重视病人的临床表现,要相信检验报告,但不要迷信它,更不要轻易地说某个病人已经没治了,因为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陈梅荐自《每日侨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