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家长担心什么?


  □孙传举
  近来,听到一些朋友议论“减负”问题。子女成绩好的家长说:“现在学生课程少了,学习时间短了,家庭作业少了,还学得到啥子知识嘛。上大学还不是要考,到那时咋办?”子女成绩差的家长说:“我那个娃儿以前压得那么紧都不展劲,这下一放松又不知道要去学些啥子呢。”“以前他就爱玩电子游戏,现在更有时间去玩。”这些家长都是在担心子女的成才问题。
  家长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我们的教育事业还不发达,相当一段时期内,受高等教育的人总是少数,而希望子女上大学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社会现实告诉我们,参加工作要文凭,文凭是介绍信、是工作证;录用国家公务员除文凭外,更要“采取公开考试”,合格的才能录用,大家只好千军万马去挤独木桥了。将来的社会,是科学知识主宰的社会,谁不望子成龙呢?再有,即使子女学习成绩上不去,在学校也能多学些做人的道理,以免成人后去干违法犯罪的勾当,这也是相当部分家长的最低要求。
  由于担心,不少家长对“减负”采取了“补救”措施,如花钱请家庭教师补课,上书店选购辅导读物,家长自己布置作业等等,学生反感,家长往往以给钱给物的“软办法”或武力相逼的“硬办法”双管齐下进行约束。有时,家长心中也产生怀疑,这样做的效果究竟如何?对子女的身心健康是否有利?这些关系着孩子前途命运的大事,家长又怎么会不担心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