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贵 忠一
2000年2月3日,农历一九九九年腊月二十八。焦作市殡仪馆的职工异常忙碌,每年春节期间,都会有各界人士来到这里烧纸上香,告慰已故亲人的在天之灵。
上午8时30分许,两名职工来到2号“骨灰存放室”所在的小院,同时发现门上张贴着3封奇怪的信———
殡仪馆:
东西我拿走了,大年初五之前务必将6万元人民币汇入交通银行的账户(太平洋借记卡,号码……)否则你交(×)永远见不到东西。特注:1、我肯定守信用,东西已藏好,完好无损,钱全部拿到后,你们会按时得到。到时,如果我再不给东西,我知道会遭到报应的。2、钱少一分,迟一天都不行……
这显然是敲诈信,两名职工立即转身跑向殡仪馆领导的办公室。
赵副馆长快步来到发现敲诈信的小院。3封敲诈信的内容相同,笔迹相同。简单看了信的内容,他径直走向存放骨灰盒的屋子,只见部分存放骨灰盒的专柜被人撬开,室内乱七八糟……
他立即报了警。数分钟后,警方人马赶到殡仪馆,现场勘查结果令人震惊:共有21个骨灰存放柜被撬开,9个大小相近的骨灰盒被盗!春节前两天盗走骨灰盒并明目张胆地敲诈,不法之徒显然是经过了周密的谋划———这个时间丢失了骨灰盒,殡仪馆承受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
案子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关注,有关领导指示公安机关限期破案,追回被盗骨灰盒。
警方抽调精兵强将,“2·3”专案指挥部就设在殡仪馆内,经勘查发现,殡仪馆后门门鼻的铁丝被剪断,2号骨灰存放室的窗户被破坏,由此看来作案人对殡仪馆环境相当熟悉。除此之外,技术人员未能提取到其他作案痕迹,犯罪分子显然具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
但敲诈信中提到了交通银行的一张太平洋借记卡。那么查卡追人,窃贼的狼踪狐影很快就会显现出来。专案组马上派员赶往郑州,查询犯罪分子所留的交通银行太平洋借记卡的有关资料,另有大批警力在焦作市区重点摸排。
骨灰盒被盗,最伤心的是死者的家属和亲人。焦作市民政局领导竭尽全力,对他们做了耐心细致的劝解工作,终使他们的激动情绪慢慢平静下来。但这种平静是暂时的,假如案件不能告破,后果恐怕难以设想。
二
案发当天下午,侦察人员在郑州交通银行某分理处查到那张太平洋借记卡的主人:张胜。身份证显示他是河南驻马店地区汝南县人。民警们马不停蹄直奔汝南,然而当地同行答复:查无此人。
经鉴定,“张胜”所用的是一张假身份证。
“张胜”是谁?是焦作当地人还是外地人?此人持假身份证异地办卡,说明他并非等闲之辈,早就料到警方会来查卡。
另一路人马深入焦作四城区进行了紧张摸排,筛选出多名嫌疑对象,但经详细了解,均因不具备作案条件而被否定。
2月5日,龙年春节,侦察人员再赴郑州。经银行工作人员仔细回忆并借助相关技术,警方初步认定,1月30日下午4时许,一高一低两男青年曾来此办理太平洋借记卡,其中一人戴着眼镜和帽子。当时他们的帐号上仅有55元钱,数分钟后又取走50元,仅留5元存帐。同时两名办卡人的大致长相也被警方定格。
警方立即向焦作市区各单位发出贴有照片的紧急协查通报,并发动社会各界群众帮助提供线索。很快,先后有十几条线索反馈上来,但经仔细调查,均被一一否定。案子变得复杂起来。
协查暂无结果,根据歹徒急于发财的心理,专案组通知殡仪馆开通所有来电,特别是领导的电话与手机;要求注意陌生人来电,捕捉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信息。然而,狡猾的作案人仍然没有任何动作。
专案组耐着性子苦苦地等待着。2月15日下午,农历正月十一,殡仪馆一位姓李的副馆长接到一名男子语气强硬的电话,要求立即将钱汇到指定的帐号上,否则被盗的骨灰盒就会永远消失!来电极为简短,是用手机打来的。专案组根据手机号码查找,整整忙了一个晚上,但一无所获。原来李副馆长情急之下,记错了电话号码。
经调查,当天曾有人将电话打到门岗值班室,查问殡仪馆领导的手机号码。
接下来的两天里,犯罪分子更换了通话目标,多次用同一手机拨打赵副馆长的手机,威胁殡仪馆必须马上汇钱,否则就把“东西”毁掉。
手机能够显示来电,警方立即到电信部门查询该手机的通话记录。然而,该号码除与殡仪馆、郑州交通银行某分理处联系外,没有其他任何电话往来,犯罪分子显然已有防备。
同时警方还了解到,作案人使用的手机购买的是电信部门推出的××卡,买这种卡不需任何证件。
本来,警方以为知道了犯罪分子的手机号码,很快就能抓住歹徒的尾巴,没想到对方会如此狡猾,每一个环节都防备得十分严密。
不知查了多少家商店,侦察人员总算得到重要线索。据一位销售商回忆:数天前曾有两男青年到他的店里购卡,进来时手里还持有另一张刚买的卡。也就是说,犯罪分子在不同的商店里先后买了两张卡。由此推断,一张卡专门用于同殡仪馆联系及查询银行帐号上的汇款情况,另一张卡供他们自己使用。店主还证实,那两个年轻人的长相与警方提供的照片相似。
这一次,犯罪分子留作自己使用的那张卡暴露了机主身份。经对该手机的通话记录调查,确定机主名叫郝慧杰。
三
郝慧杰,男,22岁,住本市化工三厂家属院。据调查,春节前后他行为反常,行动诡秘,与一个名叫王科的年轻人联系频繁。
王科,曾参与盗窃、轮奸多起案件,现为公安机关网上逃犯。
各种情况表明,郝、王二人就是盗窃骨灰盒的犯罪嫌疑人。收网的时间到了。2月18日凌晨,警方首先在郝慧杰的家里将其抓获,并当场搜出了假身份证及在郑州办理的太平洋借记卡。
当天晚上,王科也被抓获。9个骨灰盒在被盗整整半个月之后,终被警方全部顺利追回。
专案组立即对郝慧杰、王科进行审讯。令人震惊的是,两个犯罪嫌疑人盗窃骨灰盒、敲诈殡仪馆的罪恶计划竟是来自于一篇案例报道。
1999年11月的一天,郝慧杰到同学王科家里去玩。王指着报纸上的一篇文章神秘而兴奋地说:“你看看这个!”
报上登载了一篇500字左右的长文,内容是东北警方侦破的一桩奇案:吉林省长春市两个无业人员采用盗窃骨灰盒、敲诈殡仪馆的手段,先后三次作案,头两次均得逞,共得赃款11万元;第三次欲向殡仪馆敲诈10万元巨款,但被警方抓获。
对金钱的贪欲攫住了他们的丑恶灵魂,那张登有报道的报纸几乎被他们翻烂了。报道很详细,有犯罪分子的作案细节,有公安机关的侦破经过。结果,作案细节教会了他们“技巧”,侦破经过提高了他们的反侦查能力,他们有针对性地弥补了“东北贼”的漏洞。那篇报道介绍,“东北贼”与殡仪馆通电话时,被警方查出手机号码,由于该手机用了真实的身份证,结果留下“硬伤”,成为警方破案的重要线索。二人绞尽脑汁,最后终于想出“妙计”:购买一张不需登记身份证的手机卡,而且手机仅用于同殡仪馆联系及查询汇款情况,绝不它用,以防警方追查通话记录。
另外,他们到银行办卡时,专门弄了一张名为“张胜”的假身份证,也未留下“尾巴”。
2000年2月3日凌晨4时许,二人骑摩托车来到殡仪馆,手拿编织袋和其他作案工具,翻墙入院,先后撬开21个骨灰盒存放专柜,盗走9个骨灰盒。
春节期间辛苦作战了半个月的警察们总算可以歇歇了,但他们紧锁的眉头并未舒展开来:这起“跟着传媒学犯罪”的典型个案,发人深思,令人忧虑!
刑事案件报道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它能表现警方的大智大勇,弘扬正气,震慑不法之徒的犯罪邪念,给人以警醒和启示,因此案件报道占据了不少媒体的版面与时间。但案例报道把握不好,也会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山阳公安分局张闳副局长接受采访时说,刑事案件报道不能过细,一是对犯罪分子的作案过程不能过细描述,二是对公安机关的侦破手段不能过细披露。不注意前者,案件报道就容易诱发犯罪,传媒就有“教唆”犯罪的嫌疑;不注意后者,则会造成一些先进侦破手段的暴露,犯罪分子据此能够提高反侦查能力。就“2·3”特大敲诈案而言,犯罪嫌疑人正是从报道中学到了“技巧”,弥补了“漏洞”,作案手段变得极为隐蔽、狡诈,大大增加了破案的难度。
张闳认为,媒体对案件的报道要有一个“度”,即应以报道“大致案情”为原则,线条要“粗”一些,不能为了迎合读者、观众的口味而渲染犯罪细节,不能为了表现警方神勇而暴露重要侦破手段。他举例说,一些电视台纷纷播出大案要案的纪实电视剧,动辄十几集甚至几十集,虽然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些纪实剧的表现手法有时过于详细,使警方的一些特殊侦破手段、审讯技巧暴露无遗,其负面效应让人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