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是个幽默大师


  电脑是幽默大师。笔者只是用它打了几篇小文章便敢下此断言。
  笔者使用的是五笔字型输入法。为了提高速度,笔者喜欢直接输入一些常用词语,免不了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细细一想还真有点幽默。比如,输入“评点”这两个字的前两个字根码,得出的却是“请战”。这事若搁在别的时候就没什么幽默了,可你若联想一下近来王朔评金庸事件,余杰评余秋雨事件,北京的《科学时报》编辑袁始人评点贺岁片时不小心触怒了名导演冯小刚,冯导说了句“当心牙掉了没地方喊冤去”,惹得众多媒体激烈再评点或者说再请战……等一连串事件,你就不能不感叹,电脑设计者对这两个词组的处理,实在幽默。
  再比如,“学生”输不出,“沉重”跑出来,道出了当今学子和家长的一大心头之痛。学生减负,喊了许久,喊得最热的时候金华出了一个“三好”学生杀母事件,这件事经媒体报道后,人们才真正有所警醒,一些学校才真正有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动作了。我相信,什么时候学生们的负担不再沉重时,电脑程序设计者们一定会把学生这个专用名词轻轻松松地输入到词库中去。
  再比如“诗人”调不出,“讲价”跑出来。下海经商,潮起潮落,知识经济,又成热门话题。有多少文人骚客经不住象牙塔里的清苦,学会了讨价还价,文人办公司、文人办实体的报道一度充斥新闻媒体,后来却大多偃旗息鼓。诗人该不该学会讲价,诗人能否在讲价中实现名与利的双赢?我想谁也回答不好这个问题。电脑的态度如何呢?我们也不得而知。
  我是搞新闻报道的,经常要提到“养殖”这个词,可电脑却用“送死”来代替它,是不是太悲观了?养什么亏什么,这是近年来令许多农民苦恼的事。养殖肯定不会都成送死,但若一味地跟风,肯定要送死。人家养殖赚了钱,你也跟进,说不定来年就会出现猪多价跌。甲鱼热降温了,驼鸟养殖已受到有关专家的警告,如果不注重市场预测和市场调查,没准电脑明年还会拿你开涮。
  儿子慢慢长高了,便也写一些关于儿子的文章,可是电脑却不肯直接把这两个字输出来,它给我一个“锤子”。如果我想输出“儿童”,电脑却给我一个字“獐”。人类生下来,跟野兽没什么两样,作父母的只有付出爱心,“獐”才会从儿童的身上消失,专门捣乱的“锤子”才会成为有益于社会,让父母自豪的儿子。
  当我想停止这篇文章的“写作”去“休息”时,电脑却说“富余”、“何处”,写作是闲人的事业,有才气而没有富余时间,或者有强大经济后盾却没有富余的才气的人,是干不好写作这门苦差事的。对于像本人这样把文学当“事业”(而非“副业”)没有别的兴趣和爱好的书生来说,如果让我放弃写作彻底休息或干别的什么,我恐怕真的会像电脑一样发出迷惘的疑问:何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