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动内需,汽车和住宅堪称举足轻重的两大市场。私人购车、买房这两大市场一旦启动,将会带动和盘活整个消费市场。然而,据市场反馈的信息,尽管今年以来,私人购车买房这两大消费市场有回暖迹象,但终究还是“围观者多,解囊人少”。何以如此?实乃这消费者中,大款罕见中款少,工薪人士掏不起包。你道工薪大众有好多钱?以成都为例,一九九九年城市职工人均年收入也就七千多元。或有人会说,银行里不是还有六万个亿的私人存款吗?其实那之中有不少钱是假私之名。可以断言,存款实名制实施后,这巨大的“私人存款”将会大大缩水,百姓大众的钱包并非想象的那么大。也因此,面对那令人眼晃神往、然而标价不是十多万,就是几十万近百万的轿车、住宅,凭工资吃饭、还得捎带着看病、读书、养老的工薪大众,实在是“有消费心,无消费胆”呵!
本来,经济实用型轿车以其价格适中、车身轻便受到广大工薪阶层的关注和垂青。可如今的轿车市场上,更多的是那号十几万、几十万的轿车。剩下一种别无选择的奥拓轿车,也是五万左右。加上购车后的这费那费,更够你的呛!
而住宅市场呢,那种四十平方米至六十多平方米的经济实用型住宅尽管被不少工薪人士看好,但却被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冷落(据说是修建这种住宅既没多少赚头,而且“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照样不省事)。于是乎,各种花园型、别墅型、跃层式住宅一幢幢拔地而起。这下相对利润自然高了,可惜问津者寥寥。
近日,著名经济学家历以宁为四川(其实也是为全国)找寻经济增长点时特别提出:要让老百姓敢买房而且买得起房。话虽平实,却耐人寻味。要让老百姓买得起房(也包括买得起车或其它大宗商品),首先要准确估量老百姓的钱包大小,然后“量体裁衣,看钱定席”。倘若对工薪大众的消费能力估计过高,商品生产前的决策有误,到了销售时,你卖家就是笑烂一张老脸,人家买家也是无力领情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