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运海 在国家即将出台新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之际,5月10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组派出记者,赴泸州市聚焦该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医疗事故审判改革。这是央视半年来第5次关注医法之争。据悉,同一题材在短短半年之内,吸引央视各名牌栏目5次聚焦,这尚无先例。无疑,这会使广大民众又一次看到民主与法制的希望所在,而央视的“平民意识”在此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此,在“医法之争策源地”的泸州市,市中院院长、实施医疗审判改革的策划师祝昌焱对央视记者坦言:“任何一部法律,只要老百姓不拥护不赞成,它就没有生命力。”
笔者为采访一涉老案件的庭审,曾两下泸州,深感采访之难及有关医疗事故审判之难。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出台,将使医患双方有法可依。全民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催生”了民主与法制之花,社会迫切需要相关的法律,它也就有了出台的基础。可以说,《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出台,与央视“平民意识”的鼎力“鼓吹”是分不开的。
多一点“平民意识”,多一点爱心,多为民众做一点实事、好事,是会得到群众拥护的;反之,扯皮推诿,大玩“朦胧”,不管你说得再好再有理,都将无济于事,永远打动不了民心。关注普通百姓,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是各级权力部门和各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只有这样,才能解民困、抒民意、得民心,广大民众才会拥护我们。上下努力,营造出一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正是我们长期、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