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语”别解


  如果把“流行语”看成是一个时代的脸谱和标签,那么,通过它或许可以解读出时代的某些特征来———
  “痛并快乐着”
  是不是觉得此话有些费解?其实,类似“痛并快乐着”的事情你我都不该陌生。譬如生孩子,再譬如为了养“包二奶”而不得不与结发夫人离婚等等。不过,在大多数时间,对大多数人来说“痛”和“快乐”怎么也揉不到一块———不管是用鞭子抽还是用金砖砸,痛起来都会要命;再说了,硬往伤口上涂蜂蜜也未见得会比抹盐水好得了多少。反过来,快乐也是不好掺杂使假的,如果有人节衣缩食,倾其所有,花五万元才只买了一个小“官”,那么其如意算盘上的进帐至少应该是八万十万,收回投资不过是早晚的事,何痛之有?
  “作女人‘挺’好”
  女人原来就是美的化身,只是从时尚的眼光来看,作女人而又能“挺”者就更好,因为女人人前一“挺”,哪怕九尺须眉也会凭空生出许多意味深长的念头来,因此隆胸趁势也就成了一门方兴未艾的产业。街面上路见不“平”,“挺”身而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也就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不过,最近传来的一条消息可能会让不少女士觉得“挺”不是滋味———按照物以稀为贵的逻辑,搓衣板女人早晚还要抢手,所以,平淡无奇的女人暂时还是持股观望的好。
  “哇噻”
  并非所有张口“哇噻”,闭口“你好Cool(酷)”的人都是啃着汉堡包、看着《花花公子》杂志长大的,所以这种土洋杂拌的语言听起来就特别刺耳。邻家李大嫂原来是个素面朝天的清爽之人,去年到广州小住半年回来之后,不仅染黄了头发,而且和人交流也有了语言障碍。那天电视里毛宁的“涛声依旧”正开口要唱,她突然惊叫起来:“哇噻,小毛毛好好看的喔!”另有一天,远房的亲戚给她捎来两只酱猪蹄,“喔哟,小猪手不好这样吃的啦!”看看四十多岁半老徐娘脸上焕发出来的天真少女状,再听听四周日渐响亮的“哇”声一片,不由得想起了赵本山在小品里的那句话———小样,别以为穿上马甲就不认识你了!
  “大众情人”
  这年头,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争着吃演艺这碗饭,因此仅仅脸靓不行,还得想法混个脸熟。就连那些称得上“星”,够得上“腕”的人也照样不“敢”寂寞,隔一段时间如果实在整不出一点好听好看好玩的“东东”来(网络时代的人全都把东西叫“东东”),至少也得弄出点别的什么动静,像离婚啦,婚外恋啦,台上假作戏、台下真作戏啦等等,目的无非是要惹人疼招人爱罢了。于是有人索性册封她们为“大众情人”,原以为如此下着的行径会招来名人官司或“不得不说的故事”,结果不然,得不得理都不轻易饶人的“大众情人”们竟然觉得很受用。哈哈,咱不也属大众的一员吗,没事也偷着乐它一回好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