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讯电话的出现,应该说,使得今天的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简便了,获取信息的方式容易了,获取信息的时间自由了,可真正使用起来,似乎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潇洒。
价格:是不是有些离谱?
就笔者所知,在北京、深圳等地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拨通160的任何一个分台询问信息,都需付出每分钟1-3元的话费。据北京260台高小组介绍,参加该活动拨打260声讯电话收费算比较低的,每分钟2元,如全部完成时事系列答题栏目约需5分钟。就省会长沙而言,每分钟的收费多在0.6元以上,其中,以16899开头的,费用为0.96元/分钟,是市话的13倍。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这个费用显然是不低的。对用户来说,如果事先知道这样的收费标准,起码使用者会在心理上有充分的准备。但事实上,没有一个电话提醒“这是收费电话”,更没有告诉拨打者话费几何。笔者就此询问部分声讯台的负责人,他们都表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已经或即将开始着手起草有关文件,要求“电话一接通就告诉使用者这个电话每分钟收费多少”。但由于主持人的收入是由月基准接听时间量的基本收入和超时间量提成两部分构成,所以实际操作起来,并没有几个人工台的主持人愿意把这一真相告诉听众。因为,告诉听众也就等于减少自己的收入。也正因为用户无法得到本应得到价格,待到交电话费时才惊呼上当。
付款:谁在为你买单?
用于声讯服务的专用电话热线如今是热得烫手。从交通旅游、房地产、股市行情到综艺节目、电脑知识等,一般都储存上万条信息。而问津最多,电话持续时间最长的还是一些娱乐节目。综艺节目电话费大都高达1.2元/分钟。一场游戏下来就是70多元钱,相当于3部进口大片的票价。若是在家里,很少有人听这种花高价买来的音乐。那么,是什么使得这种消费热热闹闹?
某报曾报道过这样一个幽默的新闻故事。某消费者状告声讯台,言其所拨打有奖竞猜热线所获奖品是假冒伪劣产品。情急之中声讯台公布了此君的电话记录。原来,此人竟然一直在用办公室的公费电话拨打,事发当月该电话交纳的声讯服务费超过10000元。声讯台原想以此来威胁此人撤诉,不料自己的高收费标准却被曝光,引来满城斥责之声。另据报道,国内某公司守门的拨打国际色情电话,在短短两个月左右时间,就使公司付电话费60多万元。显然,公款消费煲热了声讯台的同时,也使得国有资产流失又多开了一道口子。
内容:是不是有些越位?
声讯台的红火迅速导致了各地声讯台的骤增。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部分经营单位不得不推出一些所谓性知识等内容来争取听众。这样的广告,有些在报纸广告栏目上刊出,有的还在街头散发等。而据观察,不少所谓性知识的内容都存在出格的现象。而负面效应,也因此产生。
杨女士的儿子刚上中学,暑假期间常打声讯台电话,最近,她在儿子笔记本里发现了从报上剪下的声讯台服务内容,许多性方面的东西非常低级,不堪入目。她把儿子打一顿后,买了一部加锁的电话机,但是儿子又跑到同学家去打,弄得这位母亲无奈之极。
不仅如此,有些声讯台还利用人工台的主持小姐,与来电者畅谈性与感情,由于双方互不照面,不少谈话内容非常淫秽,堪称“精神妓院”。而“到此一游”者不乏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值得注意的是,孩子打这种内容的电话,常常是基于一种好奇和逆反心理而偷偷摸摸地打,这不仅让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性教育,反而会导致孩子走向另一面,更别说有的内容还涉及色情。
出路:媒体联姻能走多远?
时下流行的声讯台与媒体联姻的成功,又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替声讯台拓展出了一丝希望———
先是电视台竞相与声讯台联手推出综艺节目有奖竞猜活动正红红火火,再是报社也开始与声讯台进行类似的合作。
一种做法是,由报纸提出一些读者感兴趣的话题,并附合作方的声讯电话。然后以优厚的奖品来吸引读者参与竞猜。此类做法电视台与报纸大抵相同。
一种做法是,报刊、电视与信息台三家联手。北京青年报、北京鸿联电话信息台和北京电视台三方合作推出的“大冲刺”活动当属此类。参与者购买北京青年报后,可就相应版面上的竞猜题目拨打声讯电话答题。回答正确者每周四凭当期的北京青年报领取奖品及电视竞猜卡,开始进行新一轮冲击:观看相应日播出的“大冲刺”电视版块,如果发现手中竞猜卡的姓氏组合包含在电视节目中产生的幸运姓氏,将有可能赢得数千元的大奖。据介绍,自4月至今,平均每周约有10万多观众参与《大冲刺》栏目。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声讯台的生存的压力。
不过,人们仍有理由担心:狭窄的获奖刺激一旦使得拨打者对此失去信心,那声讯台靠什么吸引参与者?
(刘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