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病从牙起”


  据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人群中牙周疾病的患病率为91%,专家们的研究表明,仅牙周炎一种病症就能诱发心脏病、糖尿病、肺炎、早产等多种疾病,然而由于牙周炎无明显早期症状和不适、常易被忽视。
  临床医疗中发现,牙周炎患者比常人患心脏病概率高一倍半,患中风的概率则高出三倍,寄生在口腔内或牙周内的细菌所产生的衍生物在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后,加速积压管壁沉积速度,从而加速血管淤阻。
  应用胰岛素医治糖尿病患者,常常使牙周炎更为加重,降低胰岛素用量往往又干扰控制和医治糖尿病的效果。两者十分矛盾,医者进退维谷。牙医只能立足于从局部治疗牙周炎,患者更应加强口腔自我保健。
  现代微生物学研究发现,寄生于口腔中的细菌300余种,这些细菌容易通过饮食、吞咽、呼吸潜入胃和肺部,在人体免疫力减弱时发病。如引起胃病的幽门螺旋杆菌,在治好患者牙周炎时,胃病也痊愈了。牙周炎患者的口腔环境特别适合诱发肺炎的革兰氏球菌生存、使口腔成为导致支气管炎、肺炎的“菌源地”。
  对妊娠晚期孕妇的产前监测资料揭示,患有牙周炎的孕妇更易于早产,原因是口腔中的炎症像盆症腔炎症一样能够诱发子宫收缩。实验显示:牙周炎细菌所衍生出的物质中的某种分子能够促进孕妇机体释放诱发子宫收缩的物质,例如前列腺素等。
  为防止牙周炎导致上述疾病,牙病专家们建议,除每天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刷牙及正确使用牙签牙线外,至少每年应洗牙一次,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自我口腔护理对预防牙病举足轻重,如是则可把住“病从牙起”关。
  (阔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