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住过鸡毛店


  儿子九年前考大学的一幕,许多细节已经淡忘了。今夏又到考试时,不少家长不惜巨资让子女扎营大宾馆迎考,又使我忆起那个夏天,我们也曾租住过旅馆,可它不是富丽堂皇的星级酒店,甚至也不是正式招待所的标准间,而是一家街巷的鸡毛小店,依稀记得名称叫“红灯旅馆”,就座落于宁夏街九中不远的地方,如今早已荡然无存了,但,它确是儿子跨入大学殿堂前经过的一个驿站。
  1991年的“黑七月”,天气特别炎热。那时我家住北郊内燃机厂,儿子系石室中学考生,考场设在宁夏街九中。从家中骑车到九中参考,单程就需40分钟。算了一下,高考整三天,每天中午往返就要耗费80分钟,气温高人劳累不说,中午不能休息调整,实为考生大忌,我作为家长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思来想去,决定提前在考场附近,订租一个房间,供儿子中午休息或看看书,这可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大事啊。
  7月6日,我顶着下午的大太阳,骑车沿新华西路寻觅旅馆。刚拐进宁夏街街口,立马看见“红灯旅馆”的店招,心想找上不如撞上,就是它了。这儿距考场可谓近在咫尺,也就不再计较它的简陋。进店我一说“租三天房,中午用”,女服务员也不验证,立马开了三天住宿票:三元一天,共九元。末了,还十分在行地搭讪了一句:是不是娃儿要高考?我说,对呀,你咋晓得?她笑了笑说,这儿离九中这么近,我咋不晓得?现在想来,唯其她“晓得”,而不凭“奇货可店”宰人,仍是3元一天,可见那时计划经济观念深入人心,商家老实。否则,它要随“季节”上浮一倍,收你6元,以我们的需要,还得照掏腰包。
  房间当然不大,8平方见方,一床一桌一椅,却还干净。唯一不足是房与房的间隔用的是木质板壁,“邻居”说话清晰可闻。但它毕竟可供儿子考试下来闭目放松躺卧半刻。仅此一点,和那些远住郊县,后来又没租到旅馆的考生相比(中午竟有考生考完就在九中树荫下休憩的),此亦天堂矣!
  时移事易。今夏一位让考生儿子住进岷山饭店的某先生说,花几千块钱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迎考环境,可以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用心,增加考试动力。如此有钱又前卫的教育观念,实在使我等当年只花几元钱“以创动力”的父辈汗颜。不过,鸡毛小店并未使儿子失却动力,他考后的感觉很好,最终被首批重点的华中理科大学录取。
  从这点来看,父辈都关爱孩子,拿高考来说,重要的不在以“岷山”与“红灯”分伯仲,起码这是鸡毛小店留给我的证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