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江苏省南京建邺区的周女士近日遇上件蹊跷事。5月底,她到本区一家医院就诊,在被确诊为不孕症的第二天,家中就来了几批不速之客,全部是医药企业的推销员,其中两家是外地企业驻宁办事处的员工,另一位代表本地一家药店。
周女士颇觉惊奇,搞不懂自己的病情怎么会如此迅速地传到药商那里去。在向推销员“套话”的过程中,周女士得知,原来一些医生与医药企业有“挂钩协议”,医生负责通报就诊或住院患者的病情以及联络方法,医药企业则要相应地给以“回报”。
无独有偶,下关区某机械厂的孟先生因糖尿病在一家市级医院住院治疗,出院前想看自己门诊病历却遭到拒绝。可是在回家休养的半个月里,他不停地接到来自武汉、郑州以及南京的电话,都是推荐治疗仪器和药品的。有个推销员透露说,该公司有孟先生门诊病历的复印件,还说该公司向提供记录的医生付了一两百元的“信息费”。
以上两位患者一致认为,病历属于个人隐私范围,如今竟然成了商业资料,但苦于没有“真凭实据”,明知自己隐私权遭到侵犯却无法诉诸法律,这实在叫患者无可奈何。
(李摘自《杨子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