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的东西难使用


  女儿最喜欢的大布娃娃买来两三年了,就那么闲置着,没有真正地贴近她的生活。这不是女儿不爱它,而是我太爱惜它的缘故,因为它贵。
  买这娃娃花了100多元钱,对于日常生活用品都来自“地摊货”的家庭来说,已是昂贵。起初,我不同意她爸买,可是,我曾经对女儿许诺过:你要是把倒垃圾承包了,我就给你买。女儿很听话,也很能干,她开始自觉地为家中倒垃圾,她才五岁,为了得到那个每次去商场都要看上半天的娃娃,她坚持了下来。我的许诺不得不成为现实。
  在一个炎夏的晚上,全家去了商场。套在娃娃身上的塑料袋已经蒙上了灰尘,营业员仔仔细细地擦掉了,并说:到家最好也套着,弄脏了不好洗。我就记着她的这句话,一旦女儿要拆开来,就说:现在是夏天,手上有汗,染给了娃娃要发霉的。女儿就等秋天,到了秋天,我就扔给她玩脏的白狗,告诉她:这狗原来和这娃娃一样白,就是拿出来玩,脏了,怎么洗也洗不干净,才变得这么难看了。久而久之,女儿对那娃娃便失去了兴趣。
  侄儿来我家玩,带来一个金发小美女,只要三块钱。女儿很爱她,天天给她梳辫子,还一起睡,睡时给她脱鞋子,很小心,生怕弄疼了她,还郑重地给她起了个洋名字“安娜”。本来我以为她是一时的热,不久就会弃之脑后,谁知她很“痴迷”,一玩就是好几年,如今已是小学生她还是放不下“安娜”。
  可见,在我们生活中,价高的东西,到后来常常就成了摆设,也就等于没有了使用价值。这又是不是一种认识上的荒谬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