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瑞芬 说起腐败,大家都切齿痛恨,对层出不穷的贪官尤其恨之入骨,可奇怪的是,在背地里,正是这“大家”中的不少人主动去拜访贪官,一脸媚笑,又送礼物又塞红包,求贪官帮办不该办的事。一旦这些不该办的事办成了,我们就对贪官感激不尽,下次有事继续找他。得到不该得到的好处,我们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几杯酒落肚后,会情不自禁地向人炫耀。旁人则羡慕不已,悄悄探听送礼有什么窍门……
如果自己家族里出了一位大官,那更加不得了,凡是这位官员权力能及的事情,都必须给这个家族办成。如果这位官员是个清官,坚持原则,不帮办,那一族人都会给他上课:你看人家×××,官比你小,却办成了多少事,捞了多少钱;你官比人家当得大,却屁事没办成,现在还是穷光蛋一个,连亲娘老子都没沾到一点光,丢人不丢人?反正,软硬兼施,非要把这位清官改造成贪官不可,让一族人都占到便宜。
人们就是这样,一边痛骂腐败,一边又希望腐败降临到自己头上,能跟某位官员拉上关系,比别人多捞一些好处。可悲的是,这种人不是极个别,正是许许多多对贪官又恨又爱一心想占便宜的人,才助长了腐败的风气,不要小看这种风气,哪怕是一粒优良的种子,落在这种土壤里,天长地久,也会长成贪婪的大树。许多贪官走过的路,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笔者无意为贪官开脱罪责,只想说明一点:腐败的社会风气,会诱发和助长腐败,而这种风气,往往是社会群体在“集体无意识”中造成的。在痛骂腐败的同时,实在有必要扪心自问:我是不是曾经助长过腐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