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儿童发热?


  许多家长最怕孩子发热,只要孩子一发热,便六神无主、束手无策,或乱投医。孩子发热到底该怎么办?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孩子生病后为什么要发热?发热常作为机体对感染微生物、免疫复合物或其他炎症因子反应的结果,比如孩子患感冒,发热常见于对病毒或细菌感染的反应,此时,机体通过颤抖,表皮血管的收缩和增高代谢率,使中心体温升高到38℃至41℃之间,并能通过其固有的生理或行为机制来调节体温。发热对身体有益也有害。益处:发热对维持生命功能、促进一些免疫有作用,而且还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因此,轻至中等度(体温37.5℃至38.5℃)发热,可以不处理。害处:高热(体温38.5℃以上)对身体极度衰弱的或患有严重的肺或心血管疾病的小儿,由于发热增加氧耗量和心脏输出量而受到损害。发热高于42℃时能导致神经系统的损害。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至3岁阶段,有发生高热惊厥的危险,特别是当直肠温度达到40℃或以上时。因而对高热需作适当的治疗。高热一般采用药物退热,这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正确选用退热药物。同时给予支持疗法,如鼓励增加液体的摄入,给患儿适当地着衣,并保持环境的温暖(如适当通风,保持一个中性温度的环境,室温约维持在25℃左右)对于小婴儿尤为必要。不提倡脱去衣服,洗浴、用冷水或温水擦洗或酒精擦身等降温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在单独使用时效果并
  不理想,而且即是作为辅助配合解热药物治疗也并不表现出明显的效果,只会给小孩带来不舒适感;此外,酒精中的异丙基乙醇还能通过皮肤吸收,在血中达到可被测量的水平而有发生系统毒性作用的危险。在某些特定环境下,例如小儿体温高于41℃时,急需迅速降低患儿体温,此时温水擦浴可以作为解热治疗的辅助措施。
  (吴康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