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还是夏娃 ———竞技运动中的性别鉴定


  人类的遗传性别是以“Y染色体”作为标准的。即有Y染色体是男人,没有Y染色体的是女人。那么,为何现代体育比赛不采取染色体来鉴别男女呢?因为,染色体检查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要快速完成检查是相当困难的。
  1991年,科学家们经过31年的寻找,终于在Y染色体上找到了对性别起决定性作用的基因———睾丸决定基因(SRY)。令人惊奇的是,不仅人类,所有哺乳动物的雌雄都是由这个基因起决定作用。从此,人类的性别鉴定便进入了分子水平。
  从理论上讲,只要有一个细胞核就可以进行基因分析。在1994年广岛举行的亚运会上,组委会决定采用基因技术进行性别检查。每位参赛的女选手,都从头上拔下两根头发,几个小时后,由电脑控制的基因分析仪即可辨明是真女人还是假女人。
  国际奥委会法律条文规定,性别检查不得采用外力方法和妇科检查法。所以,竞技体育运动比赛中的性别检查几乎都是属于遗传学检查。勿庸讳言,这样的检查也给全面公正的性别鉴定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国际田联就认为,遗传学检查性别检查从科学观点讲是“不可信的”,从论理道德观点讲是“不能接受的”。对此“不公正”和“不必要”的检查,应代之以简单的保护妇女的检查,即目测运动员的生殖器。否则,她们就要被体力和耐力强得多的“假女人”所战胜。至于检查方法,国际奥委会认为,生理检查才是妇女的真正侮辱。
  性别鉴定一般要从在整体行业水平、器官水平、细胞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上进行综合判断。从不同角度上看,人的性别可分为10多种,如社会性别、行为性别、心理性别、体态性别、外生殖器性别、内生殖性别、性腺性别、性激素性别、垂体及下丘脑性别、染色体性别、基因性别等。正常人的这些性别是一致的。性别鉴定不仅在体育竞赛中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优生优育,以及对维护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余关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