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颖之技甲天下


  我国的毛笔,历来称谓不一。据《说文解字》记曰:“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此外,毛颖、毛锥子、毛中书、管城子、管城侯、管子文、中书房、龙须友、文章货、尖头奴、墨曹都统等均为毛笔的别称。
  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新陶上的花纹为用毛笔描绘,距今已六千多年;此外,殷商时期甲骨上的文字,亦有用笔书写的痕迹。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毛笔,是1954年在长沙左家公山战国墓中发掘出来的。秦代,毛笔以竹为管,用兔毛为毫。
  到了三国时期,有的笔以木为管,制笔名家为韦诞。魏晋时制笔,多承三国遗风,安徽宣州陈氏所制之笔颇受王羲之的推崇。唐朝,制笔高手叫铁头,他精制的“紫毫宣笔”风行天下。北宋时期,我国制笔地区东移,浙江湖州善琏镇所产的湖笔声名大震,制笔高手是诸葛高。自明朝开始,文房清玩的风气日盛,文人墨客除了要求品质优良的笔锋之外,同时也注意到笔管的美观,相继出现使用漆、陶瓷、金属、玉、石材等材料。所以人们用“毫虽轻、功甚重”来形容当时湖笔制作的精细。
  我国的毛笔,从笔头原料组成可归纳为羊毫、紫毫、兼毫、狼毫四大类。
  羊毫选用上等山羊毛制成。有长锋、中锋和短锋之别;紫毫选用山兔背上的一小撮毛制成,因其色泽灰褐,故称紫毫。它的性能与山羊毫相反,书写苍劲有力;兼毫通常用山兔毛和山羊毛配制而成,因软硬皆施而刚柔相济;狼毫选用上等黄鼠狼尾巴毛制成,弹性较好,写小楷最为适宜。此外,还有用獾毛制成的獾毫、鹿毛制成的鹿毫等。现在,我国的毛笔已达3000多种,其中以浙江善琏湖笔、江苏苏州苏笔、山东掖县毛笔、四川乐山宋笔、安徽泾县宣笔、六安一品斋毛笔、杭州邵芝岩毛笔等最为驰名。
  如今古玩市场上的毛笔,多为明清年代的遗物,其价值大多取决于年代、艺术性、工艺难度和存世量等因素。
  宫廷用笔、名家制笔和名贵材料制笔较为名贵,其次是象牙笔、陶瓷笔、漆笔等的价格要高于竹木毛笔。若有纪年款和有国号款的毛笔或能证明其年代或皇帝的用笔,其价格大多比同类藏品高出二至三倍。
  除此之外,著名书画家使用过的毛笔,尽管不是名家所制之笔,但也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