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彬
10月17日,四川省省委、省政府举行了川籍奥运健儿凯旋庆功会,热烈欢迎参加第27届奥运会的该省体育健儿载誉归来。在庆功大会上,女子柔道78公斤级金牌获得者唐琳被授予省劳模称号、记一等功和被授予五四奖章和三八红旗手荣誉。省政府还向她和输送她的内江市各奖励20万元。林凤集团赠送唐琳价值48万元、四室双厅双卫“牡丹名邸”高档住宅一套,长虹公司赠送唐琳43英寸背投彩电一台及空调一套。
唐琳一“举”成功,为国争了光,也为家乡的父母争了光。
前不久,笔者到唐琳家乡进行了采访。
四川省威远县黄荆沟镇长沙村,是远离喧闹都市的一个偏僻山村。1975年初夏时节,一个身体健壮的小生命来到了人世间,她就是唐琳。唐琳的父母均是山村的农民。在唐琳3岁左右时,母亲张应凤无意间发现女儿的身体比同龄儿童高大,并且性格坚强,不怕吃苦,年仅3岁的唐琳甚至还闹着要上山帮父母干农活。不久,唐琳不仅能帮着父母干零活,并能光着脚往返十几里地帮家里买回油盐酱醋。看着懂事、能吃苦且处处能体谅父母的女儿,父母心中真是欣喜万分。6岁时,唐琳这个山里渐渐长大的山妹子不仅身材高大且非常结实,她平时除了帮父母砍柴烧火煮饭外,还敢独自一人步行几十里山路为亲戚送去父母的礼物且能独自跑着回家。
转眼间,7岁的唐琳到了黄荆沟镇长沙村小学读书。唐琳的家离小学较远,每次上学时她均要翻过数座大山才能到校。父母上山干农活时需要大半天时间,家务活一时顾不上,因此,唐琳每天放学后便要匆匆赶回家,背起背篼上山割猪草。在几年的时间里,聪明懂事的唐琳凭着顽强和执着,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且成了父母的一大帮手。
笔者在唐琳原小学老师刘成富那里采访得知,唐琳在上小学期间学习非常刻苦,并且还一直是班上的班干部,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
正是唐琳从小的艰苦磨练,使她不仅具备了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且练就了一副结实的身躯。1987年,唐琳到威远县山王镇中学读初中。此时,唐琳身高已近1.70米,体重达60多公斤。
正是读初一的唐琳参加的第一次校运会,使她的人生走向发生了转折。就在校运会召开之际,威远县体委副主任余崇军与两名教练和一位教委的同志一同来到比赛现场,物色体育苗子。
此时,正在操场旁边投掷铅球的唐琳怎么也不会料到,正当她用力将几公斤重的铅球向远处掷去时,有一个人正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她,那人便是余崇军。“这女孩身体好结实啊她不仅高大,且匀称,看得出她性格也很坚强。”余崇军对身旁的一名教练说道。随后,余崇军等人已无意再看别的比赛,决定细细打听刚才所见那姑娘的情况。
“我叫唐琳,家住黄荆沟镇长沙村三社。”唐琳被体育教师夏林威叫到了余崇军等人面前。
她落落大方,竟放连珠炮似地一口气将自己的情况全倒了出来。“呵哟她手指又粗又长,身体素质相当好,真是块搞体育的料”余崇军等人当即拍板,选中唐琳。由于内江市体委的业余体校刚成立了柔道队,以唐琳的身体素质和吃苦能力来看,余崇军等人最终打算让唐琳向女子柔道方向发展。女子柔道不是中国的强项,如今能发现一个苗子,就决不放过,说不定在哪天眼前这名山里长大的姑娘还能为家乡争光呢就在唐琳被选中的当天下午,背着书包的唐琳满怀喜悦,穿着几乎磨烂的胶鞋跑着回家将喜讯告诉了父母和弟弟。“女呀真的吗牽”母亲放下手中的活,紧紧将女儿抱住……第二天一大早,父母便早早为女儿收拾好行装,并为女儿选了家中最好的一床旧棉被和几件不知穿过多少年的破旧衣服。父母千叮万嘱,步行几十里将女儿送出山村,再由余崇军亲自把唐琳送到内江市业余体校,交给了曾获四川省女子柔道冠军的魏嘉陵教练。
二离开父母、离开家乡的大山,年仅12岁的唐琳第一次感到了想家的缕缕思念之情。然而,从小就吃苦耐劳的唐琳却将此深深地压在心中。女子柔道训练,是体校训练项目中非常艰苦的项目,对于初训选手而言,可谓苦中更苦。除了摔、滚、翻和高强度初训带来的肌肉痛苦之外,技术动作训练更要严格,更要规范,而这一切对于从小连体操等技能一点都未涉足的她来说,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唐琳的启蒙老师魏嘉陵在对唐琳进行的基础训练时,发现唐琳的悟性很好,为了更好地将这块“料”练就出来,她采取了一些独特的训练方法,针对唐琳身高、力大且灵活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快训练步骤。同时为了将这苗子培养好,魏嘉陵对唐琳的训练要求十分严格。由于女子柔道训练几乎是“摔”出来的,不久,浑身腰酸腿痛的唐琳渐渐开始打起了退堂鼓——她悄悄地跑回了家。
“妈妈,训练太苦了”唐琳哭着对母亲说道。
看着眼前的女儿,作为母亲的心里何尝不心疼、焦急呢“女呀你几乎是大人了,爸爸和妈妈在你走后非常想念你,只希望你刻苦训练,你一定要熬过去呀”此刻张应凤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在流泪。在母亲心中,自己心爱的女儿哪怕是一点点伤痛,都会令父母焦急万分,但一想到女儿今后的发展和体育老师们寄予的厚望,张应凤放下手中农活,用母爱去激励、鼓舞女儿重返训练场地。就在唐琳离开体校的当天,魏嘉陵教练立即与余崇军联系,并与唐琳父母一道给唐琳鼓劲加油。唐琳终于下定了吃苦的决心,重新开始了滚、爬、摸、翻的艰苦训练。
在往后的几年训练中,唐琳不仅肯吃苦,且乐于吃苦,她在不断地巩固提高中,向着高标准、严要求靠近了。在教练的悉心指点、耐心讲解、刻苦训练中,她由一名农家姑娘渐渐成了一名在女子柔道同级别中出手不凡的健将。唐琳在代表内江市参加四川省第二、第三届青少年运动会时,均获第一名。成绩的取得更坚定了她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决心。
在唐琳全身心投入训练时,唐琳的父母也在为女儿的每一次进步付出所有的爱心和心血。唐琳在训练中除了日常的生活开支外,花费最多的恐怕是她的一日三餐。唐琳因体能消耗大,饭量惊人,她每月要吃三十多公斤粮食,这对当时每月收入仅百元的唐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让女儿安心训练,早日练出成绩,张应凤经常将家禽和鸡蛋拿到镇上换些钱,然后再挑上些稻谷和玉米到粮站换成粮票,最后由母亲或父亲把几十元钱和几十斤粮票送到女儿手中。每当这时,唐琳的眼中经常噙满了泪水。
唐琳曾在一封家信中写道:
爸爸、妈妈,您们一个个的生日我都不能与您们团聚,有时连一封问候和祝愿的信都来不及写,请原谅我这个不孝的女儿……您们为我付出那么多,这么多年来我用家里的钱快要到一万元了吧牽而我却一点钱都没寄回,就连您们生日到来后我都不能写信给您们祝愿,我真内心有愧呀爸爸、妈妈,我知道您们生活非常节省,弟弟上学又需用钱,您们的钱都是靠那一元、一角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呀。我长大至今,只为您们送回一瓶蜂王浆,那是在内江集训时发的,可您们却舍不得吃……张应凤这位朴实的中国农家妇女,她虽然没有文化,但她深深懂得自己该如何尽到一位母亲的责任。每当张应凤在训练馆的门缝里看见女儿一次又一次倒在地上来回摔滚时,她的心收紧了,她默默地擦着眼泪,不愿让女儿看见。她唯一的愿望就是用自己的所有爱早日铸就女儿的冠军梦……牗三牘1990年,唐琳进入四川省柔道集训队,并于1992年正式入选省柔道队。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唐琳,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冠军梦———1995年,唐琳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柔道锦标赛,获女子72公斤级冠军。后来,她又获得了更大的丰收。
1998年8月,唐琳参加全国女子柔道冠军赛暨亚运会选拔赛,获女子78公斤以下级冠军;1998年12月,参加在曼谷举行的第十三届亚运会柔道比赛,获女子78公斤级冠军。今年4月,唐琳又在女子柔道奥运会选拔赛暨全国锦标赛上,力挫群雄,获女子78公斤级第一名。
唐琳,她的最终目标是摘取悉尼奥运会金牌今年8月23日,在家乡的父母终于听到了女儿在北京打来的电话:“爸爸、妈妈,我已经被正式确定参加27届悉尼奥运会比赛了,我会在9月21日下午在奥运会上打比赛……”9月21日下午18时许,唐琳终于站在了奥运会女子柔道78公斤级的比赛台上,与法国选手塞·勒布朗进行金牌争夺战。对手开赛后显得被动,被判了两个“消极”,后来又被判了一个“考嘎”牗最小分牘,最后3名裁判中的两名举了唐琳的胜旗。唐琳此次胜利,是中国选手在这个级别上新的突破。
“唐琳赢啦唐琳得奥运冠军了”听到女儿夺冠消息的唐琳父母,忍不住泪流满面。此时的长沙村,也顿时沸腾了起来……另据悉,唐琳在10月17日的庆功会上获得一套高档住宅后表示,她打算将操劳一生的二老接到自己的新家来住,以补偿无数个春节都不能回家的遗憾,尽尽女儿的孝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