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
笔者手头有份资料,看后耐人寻味。说的是一些发达国家的老人,在世时生活很富足,但离开人世时几乎一文不名,没有什么财产留给后人。为什么牽一方面,他们能挣会花,有生之年尽情享受,再加上社会保障制度健全,能够老有所养,没有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将财产留给子女实在没有必要,因为子女都有一双手,都有自己的工作,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生存下去,大可不必坐享其成。
虽说东方和西方国情有异,传统意识和价值取向也不同,但笔者以为,上述观念倒是应当为国人所接纳的。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让孩子生活得舒服、幸福,是每个父母的愿望,能够理解。但不少人拼命抓钞票、购产业、置家当,以留给孩子,笔者就不敢苟同了。以金钱、家业的富足促其子女成器者固然有之,但优越的家庭条件、富有的物质生活使子女饱食终日,不思进取、游手好闲泯灭斗志的更比比皆是。
古人云:子孙若贤,不待多富;若其不贤,则多以征怨。子孙有德行、有才能,不要你留给丰富遗产;如果子孙不肖,遗留给他的财富愈多,越会给他招致灾祸。古今中外不乏其例。因此,做父母的给孩子留下的不应是多少金钱、家产,而更应是自强不息、勤奋不懈的品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