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9日的“爱心之夜中国特奥慈善晚会”上,有两个焦点人物,一个是美国著名演员施瓦辛格,另一个就是来自武汉的音乐指挥、弱智少年舟舟。国际特奥会的官员和外国驻中国大使馆的大使夫妇们目睹了舟舟的指挥风采,都惊叹不已,很多人都哭了。舟舟指挥的《北京喜讯到边寨》将晚会推向高潮。
然而,让人难以置信的是,22岁的舟舟的智商仅相当于三四岁儿童的智力水平,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年龄,也不能正确回答“球是什么形状牽”那么,他如何从一名弱智少年成长为一名音乐“指挥家”?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特殊的“指挥家”神秘家庭。
父亲的爱,是一盏黑夜里的灯1978年4月1日是武汉乐团低音提琴手胡厚培终生难忘的日子,37岁的他终于当上父亲了他迫不及待为儿子取名胡忆舟乳名舟舟,希望他像一叶方舟,在人生的海洋中驶入幸福的波斯湾。
在舟舟满月的那天,他突然发起高烧,胡厚培把舟舟送到医院,孩子持续高烧,最后转成了肺炎。当医生告诉胡厚培:“你的这个儿子是个‘苕’哇”武汉方言:“苕”即傻瓜之意,这对初为人父的胡厚培来说,如晴天霹雳。他们到原湖南医学院为舟舟进行基因检查,希望能证明孩子没患这种病。专家鉴定后,最终发出了叹息。随着时间的推移,舟舟的长相逐渐发生异常。最终得到确诊,舟舟的基因发生变异,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先天愚型。
一些人知道舟舟患有这种病后,便劝胡厚培:“孩子成人后也是白痴,不如把孩子送到福利院”。
胡厚培断然摇了摇头。和舟舟同龄的孩子都会唱歌,讲故事,而他连爸妈都不会喊,胡厚培并不失望。
为了克服舟舟语言障碍,胡厚培一有时间就给孩子讲故事,把讲话口形模仿给舟舟看,每次舟舟聚精会神地看着他,终于有一天,孩子嘴里喊出了“爸———爸”,顿时,胡厚培激动得流下了热泪。为了激活孩子的大脑,加强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胡厚培费尽心思,有时采用“激将法”。胡厚培经常做鸡肉给孩子吃,但吃饭时,常把肉放在离餐桌最远的地方,这时舟舟不说话,生气地睁着双眼,“怎么不吃饭呀?”“我要吃鸡肉。”“鸡肉在哪儿?”舟舟用手指指:“在那儿,我喜欢吃。”胡厚培这才把鸡肉换到儿子面前。
一般家庭容易将智残孩子关在家里,觉得“家丑”不可外扬,胡厚培不这么想,他经常带着儿子走亲戚,逛街,看电影,对舟舟完全开放,让他涉足社会,体验人生,提高其生存能力。
一句玩笑,开掘出一位指挥奇才舟舟的智商指数只有30,而正常人的智商下限是90。胡厚培对音乐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认为音乐在某种程度上比语言更容易沟通。也许舟舟的世界可以用音乐与社会沟通,因此,他经常拉琴给舟舟听,让他看有关音乐的电视节目,平时只要有演出,他就领舟舟去看。说来也怪,舟舟从小对音乐情有独钟,即使有时他哭得正欢,一听到音乐,他便立即停止哭泣,瞪大双眼,并手舞足蹈。因此,音乐便成了抑制舟舟哭声的“克星”。
武汉乐团是哺育舟舟成长的摇篮,在这个艺术氛围很浓的环境中,在剧院里他拥有许多朋友、音乐家、歌唱家等,大家都接纳他,用爱心温暖他。在吴雁泽任武汉歌剧院院长时,舟舟有“九院长”之称,因为他可以自由出入院党委会,有时候在党委会上打起了呼噜。领导们以平常之心对待这个特殊的孩子,其影响带动全院给予舟舟关爱和温暖,让舟舟接受艺术的熏陶。在舟舟4岁的一天,乐手们在排练休息时和舟舟开起了玩笑:“舟舟,想不想指挥?”“想”舟舟爬上指挥台,举起指挥棒,敲了敲谱台:“预备,开始”乐手们起初觉得挺逗,看到舟舟的动作很有味道,纷纷随着他的指挥棒演奏起来,舟舟的指挥颇有老指挥家的风采,其中穿插的指挥家推眼镜的动作更是惟妙惟肖。而且,在音乐声中,舟舟的痴呆相也好像隐退下去,似乎是正常人的模样,众人大笑。舟舟将这首《卡门》指挥完毕,转过身向乐手们认真地鞠了一躬,在场的人也许只有舟舟没有把这次操练当成一次游戏。也许这就是他指挥生涯的开始吧从那以后,只要爸爸一拉琴,舟舟就拿着一根筷子指挥起来,只要一听到音乐,哪怕他正在吃他最爱吃的鸡肉,他也会停下来,和着旋律,手就不自然地舞起来了。乐团有演出的日子,舟舟快乐得像过年。舟舟的智商较低,但模仿能力极强。经过专家多次鉴定,在他的头脑里有一种我们还无法理解和认识的潜能,只有音乐能唤发这种潜能,经过唤发,他的潜能才能超水平发挥。
《舟舟的世界》,改变了弱智少年的命运湖北电视台纪录片编导张以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舟舟,并对他无师自通的指挥才能产生很大兴趣,“把镜头对准这位弱智儿”的设想在张以庆大脑里很快萌发。在长达10个月的跟踪采访拍摄后,一部长达60分钟的电视片《舟舟的世界》诞生了。“所有的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片子蕴藏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的关怀,使得这部片子获得当年国内纪录片最高学术奖中的惟一大奖。
中国残联的刘小成理事长偶然看到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舟舟的世界》,当时激动难抑,立刻打电话到武汉,找到胡厚培,邀请舟舟参加1999年元月残联在北京举办的新春晚会。
胡厚培带着舟舟飞赴北京,舟舟将在这次明星云集、政要荟萃的晚会上,和赫赫有名的中央歌剧芭蕾舞乐团合作,演奏两首曲子。北京保利国际剧场内洋溢着节日喜庆的气氛,残联新春晚会正在这里进行。舟舟身着黑色燕尾服,他的节目是压轴戏。为了突出舟舟这位特殊的“指挥家”,导演特意让舟舟面对观众,乐队背对观众,这样安排打破了音乐指挥的常规。《瑶族舞曲》的节奏变化较大,指挥有一定的难度,但舟舟指挥自如,流畅明快,准确到位。坐在前排的中央领导同志都面带微笑频频点头示意,吴仪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第一首曲子指挥完毕,台下掌声雷动持久不息。为了不影响到他的第二个曲子,他很“专业”地向观众伸出一只手掌示意全场安静,另一只手则拿着指挥棒提示乐队做好演奏准备。这一切从来都没有人教他,都是他平时仔细观察,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记忆。
舟舟指挥的第二首曲子是《拉德斯基进行曲》,乐曲结束后,他两手一摊,乐队全体起立。此刻晚会一片欢腾,邓朴方主席来到台上,久久地拥抱舟舟,发表了“一切生命都是伟大的”的演说。如今,舟舟是中国残联艺术团的重量级“艺员”,经常往返北京、武汉、深圳、杭州、重庆等地演出。
9月,应美国爱德华基金会邀请,舟舟赴美国参加美国主办的世纪之交庆典活动,并和世界顶级的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新世纪交响曲》等曲目。一个崭新的世界正在舟舟的眼前展开。正如胡厚培所说,舟舟以后的路还很长,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继续关爱和帮助。
李云贵荐自《都市家庭报》秦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