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息时代的储蓄策略


  目前,笔者认为人民币存款利率已达到或至少接近谷底。因为一方面,央行戴相龙行长日前表示,从1996年以来的连续7次降息,有效拉动了消费,促进了股市的发展,减轻了贷款人的负担,对经济回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当前的利率水平比较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 应当继续保持现有的利率水平。
  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我国物价水平的下降幅度逐步收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出口总额增速逐渐加快,国民经济已经开始全面回升,再加上国际加息的压力,再次降息的可能性已很小,而在不久的未来人民币利率上调的空间和可能性却已是增加了。据此分析判断,笔者建议目前存期的选择上应以存中短期为主,对大额不动的资金可选存1—2年期,小额不动的资金可选存半年至1年期,总之以静观动,届时可及时以变应变。现在一个家庭的年日常消费支出平均已在万元以上,由于大多使用了现金支付,其实这之中已经不自觉地流失了许多资产收益。如果运用银行储蓄卡,每月将必需的生活资金大部分都打入储蓄卡,大到购买家用电器,平常出差、旅游、购衣、缴费等,小到在超市里买日用消费品、油米酱醋菜等,凡能使用储蓄卡结算的都全部划卡结账,会既倍感方便、清洁、安全又潇洒,同时由此带来的额外收益也十分可观:一是每年储蓄卡内的活期资金存款可为其带来数百元的利息收入;二是建设银行对持卡消费实行消费积分奖励,平时按1:1计积分(消费1元积1分)、每年几次活动期间则按1:2计积分,累计2000积分以上时可获得奖品。央行最近新修改颁布的《教育储蓄管理办法》,对 象范围扩大了,尤其是对于广大的中低收入家庭子女具吸引力。该储蓄利率优惠、利息免税,收益高,1、3年期按开户日同期整存整取定期利率计息,6年期按开户日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利率计息,而且国家免征利息税,与普通储蓄相比可说是相当优惠。以3年期教育储蓄为例,每月存200元,到期可得利息299.70元,而同期零存整取储蓄税后利息仅191.81元,前者比后者要多107.89元,高出56%。提前支取分3个月、半年、1年、5年四个计息档次也非常有利于储户,例在存期5年零1个月提款时,将按存储5年期利率计息。该储蓄存、贷结合,今后升学遇资金困难,可向开户银行优先申请助学贷款。一般情况下,1年期、3年期适合有初中、高中以上学生的家庭,6年期的适合有小学4年级以上学生的家庭开户。另需注意,建设银行推出的教育储蓄,对教育储蓄功能及相关程序进行了优化,增加了可由储户自己约定存储次数、提前存完的新功能。最近央行上调外币存款利率进一步拉大了本外币存款利率差距。以1年存期为例,美元、英磅、港币的利率分别为5%、5.1875%、5.5%,而人民币利率为2.25%。故如有可能的话,家庭金融品种上适量增储一些外币储蓄是必要的。存储外币储蓄时,一是要按“货币汇率稳定,存款利率又高” 的选储原则,近期应首选美元、英磅、港币储蓄,其他外币可先予以兑换;二是要选择利率浮动高的银行,根据央行规定,允许对外币储蓄利率上浮5%对折合在2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加0.5个百分点,目前各家银行上浮幅度并不一致;三是存期选择应“短平快”,一般不要超过1年,以3—6个月的存期较合适;四是存取方式应“追涨杀跌”;五是币种兑换应少兑少换。停止采用“存本取息+利息零存整取”配套储蓄。现报刊常有文章介绍该配套储蓄存储技巧,但其实这已是需在前几年里运用才多增利息自央行1998年12月7日第六次降息后,大大缩小了原各存期档次间的利差,该配套储蓄已无利可图,其配套利息收入反而低于同期限定期存款利息。目前居民的定期储蓄中有三成以上是高利率时期存入的,即使近两年存入的定期存款,若提前支取均会造成较大的利息损失。怎么办?一是多运用“部分提前支取”技巧,如一张万元存单,存期未过半,需取出5千元急用,你可向银行部分提前支取5千元,剩5千元不动,则前5千元按活期计息,而后5千元仍按原定期存单利率不变;如该存单此时存期已经过半,则你可向银行申办小额存单抵押贷款,存单到期所得利息在扣除抵押贷款利息后,足以超过提前 支取所得的活期利息。
返回